滕州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评2023年山东省智能工厂,AI+数字孪生技术引领机床智造革新
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AI网联机床集群和数字孪生柔性加工平台,成功入选2023年山东省智能工厂名单。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通过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的深度融合,率先实现“人机对话编程”“远程智能运维”等创新场景,为传统机床行业注入智能化新动能。
智能工厂三大核心突破:
1.AI语音编程:机床“听懂人话”,效率提升50%
大汉智能首创的AI语音编程系统,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操作员可通过语音指令直接生成数控机床加工程序。例如,输入“加工直径30mm、深度50mm的铝合金法兰盘”,系统自动解析工艺参数并生成代码,将传统编程耗时从0.5小时压缩至1分钟,该技术依托国内首个“智能制造云平台AI大模型”实现,支持多语种指令和方言识别,大幅降低技术工人门槛。
2.数字孪生柔性单元:虚实映射实现“零试错”生产
通过构建柔性加工单元AI孪生平台,物理机床与数字模型实时同步运行。生产线关键部位采集振动频率、温度变化等数据,数字孪生体可提前预警设备异常,停机率降低75%。在盘类零件FMS柔性制造线上,系统根据订单需求自动调整加工路径,切换产品型号仅需15分钟,满足小批量定制化需求。
3.远程运维云平台:跨地域设备“云端把脉”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国20000+台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运维人员通过AR眼镜查看机床内部三维模型,结合历史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精准定位故障点并提供维修方案,响应时效提升90%。2023年该平台累计避免非计划停机损失超800万元。
未来布局:打造机床行业“智慧大脑”
董事长黄传清表示,企业将持续投入超销售收入6%的研发经费,重点攻关“AI工艺优化系统”和“跨工厂协同孪生网络”。计划2026年建成覆盖1000家上下游企业的智能生态圈,推动机床行业从“单机智能”向“集群智能”进化。
滕州市山东滕州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标志着机床行业正式迈入“人机共融”的智造新阶段。当冰冷的钢铁机床开始“听懂人话”、预测未来,中国高端装备的突围之路正变得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