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网报道,在线平台德国太空创新中心近日正式启动。该中心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下属德国航天局负责运营,旨在调动各方力量,激发德国航天技术应用与服务领域创新发展。作为德国《2023航天战略》中13个航天关键项目之一,这一中心将助推德国航天产业商业化发展。当前,全球太空应用市场逐渐壮大。从导航系统、天气预报、互联网通信到隐形牙套、智能手机的相机传感器,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太空科技应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巴基斯坦太空与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正式签署《关于选拔、训练巴基斯坦航天员并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合作协议》,开启了中巴两国在载人航天领域深化合作的新篇章,迈出了中国选拔训练外籍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第一步。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政府将首次为外国选拔训练航天员,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位外籍航天员造访。
中国空间站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合作,提供了“去西方化”的航天协作范例。此举不仅回应了国际空间站长期对中国技术封锁的现状,更向全球传递“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价值观。该合作模式为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高端航天项目提供路径,若顺利推进,巴基斯坦将成为首个借助中国技术实现载人航天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伊斯兰世界首个参与载人航天的国家。这一里程碑不仅象征中巴友谊“突破天际”,更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太空实践。
空间站(资料图)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记者:欧盟对中国航天公司和德宇航实施制裁,理由是该公司涉嫌通过提供地形数据和卫星服务来支持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林剑回应,刚才我已就加拿大的有关做法表明了中方的态度,也就乌克兰危机问题,中方的立场做出了阐述。我要强调的是,中方明确反对非法单边制裁的立场是一贯的。中俄企业的正常交往合作也不应受到干扰和影响。我们已就此向欧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对北京和德宇航技术公司实施全面制裁,就连其创始人周大创也陷入了被实施禁令、资产冻结和禁止提供资金的局面。至于制裁的理由,加欧联盟竟然是说该公司通过地形数据和卫星服务为俄罗斯提供军事帮助。从俄乌冲突爆发至今,我国一直都坚定地站在正义和平的角度,从未有过偏袒任何一方的举动,所以他们的说法也只是纯粹地抹黑。除此之外,在加欧联盟制裁名单的另外25个企业中,其中有大部分都是电子科技类型的公司。
欧盟(资料图)
我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出路,中方始终劝和促谈。”这句话既点明了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中立立场,也暗批欧盟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短视行为。讽刺的是,欧盟的“诚意”并未换来美国“领情”。一方面是特朗普回击的一记重拳——宣布对欧盟汽车和其他商品加征25%关税,并称欧盟“占美国便宜”,显然,特朗普并不认可欧盟通过制裁而获得的所谓“诚意”。他强调,美国的利益必须在第一位。
欧盟(资料图)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合作应建立在平等、公正、互利的基础上。任何国家都不应以单边制裁的方式,随意对他国企业进行打压和限制。中方坚决反对这种霸权行径,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同时,中方也呼吁欧盟保持理性和克制,尊重事实和国际法,撤销不合理的制裁决定,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共同推动国际经贸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否则,这种无端制裁只会让各方陷入不必要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