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青年 在毫厘之间挑战尖端
创始人
2025-03-07 07:40:25
0

午夜,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一支平均年龄35岁的青年正在纳米级的微观世界里埋头攻关。他们承担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40余项科研攻关任务,成功研制4种国家级计量标准装置,在超精密仪器技术领域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并跑者的跨越。

团队在科研中

把国之所需刻进基因的追光者

“这辈子我只想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在“中国科技青年风采荟”的舞台上,90后副教授常笛的宣言掷地有声。作为团队光栅测量研究方向负责人,这位青年教师带领团队攻克了高端装备超精密测量中的“卡脖子”难题,其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

常笛在中国科技青年风采荟活动中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并获得“最佳风采之星”

“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第一选择。”团队带头人谭久彬院士的这句话,就像是团队的定海神针,让年轻人有勇气、有信心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去挑战尖端。

这支百余人的创新团队深谙“顶天立地”的科研真谛。他们既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子刊发表近20篇前沿论文,又将20余种自主研发的大型超精密仪器应用于大国重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王伟波教授道出团队精神密码:“我们通过‘埋种子’‘铺路子’‘搭梯子’‘压担子’,不断凝聚青年、培养青年、锻炼青年、成就青年。”

为了国家的需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是这个团队始终坚守的初心。团队弘扬“大师+支部”“团队+支部”优势,以党建为科研赋能,创新设置“政治学习+大师引领+强国研讨”政治生活模式,开展“院士讲党课”“支委讲党课”“学生讲党课”“师生联合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打造“仪器大讲堂”“初心讲堂”“头雁讲堂”工作品牌,引领团队师生以实际行动彰显“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担当。

在纳米世界攀登科技珠峰

这个年轻的团队有多厉害?他们研发的超精密仪器,精度能达到微米、甚至纳米量级。这些仪器就像是给大国重器装上了“眼睛”,能实时监控精密操作的每一个细节。

他们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等项目40余项,总经费超6亿元;成功研制了4种国家级计量标准装置和20余种大型超精密仪器,解决了30余个高端装备研制生产中的超精密测量难题。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挑战尖端的勇气和长年累月的潜心耕耘。”国家级青年人才、28岁就从助理教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的“95”后青年教师赵唯淞,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际科技前沿问题,不断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和探索,一次次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常笛在中国科技青年风采荟活动中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并获得“最佳风采之星”

“哈工大人从来不怕啃‘硬骨头’,我们要做国家急需的东西,关键时刻用得住、顶得住、扛得住。”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胡鹏程教授说。

把重大科研项目技术清单转化为课题清单,让年轻人有机会去挑战真正的核心难题,这就是团队成长的“秘诀”。这份“硬碰硬”“动真格”的哈工大功夫深深烙在团队青年师生的心中。

让冷板凳焐出创新火种

“科研就是痛并快乐着。你努力了10次,也许只有1次是成功的。但是为了那10%的愉悦,90%的煎熬都是值得的。”2024年刚刚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石剑,是团队中“萌新”的代表,可他身上那股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又深得导师和团队的“真传”。

“世界上没有什么捷径,两个字——‘死磕’。”石剑说他相信“一万小时定律”,只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努力,日积月累最终就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而他也正是凭着这股拼劲,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种“死磕到底”的专注与执着,是团队成员的共同写照。他们牢记导师的话:“年轻人心气足,要做就做顶尖的,挑战尖端才能实现仪器报国。”

春节刚过,2021级博士生王丙泉就一头扎进实验室。读博期间,这个始终在基础理论上苦下功夫、坐稳“冷板凳”年轻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EI论文10篇,成功解决应力场精准动态测量难题,并首次在学院以学生身份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带我们的老师都比学生还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王丙泉说,未来他将瞄准行业需求继续攻关,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这种执着精神在团队已成传统。从谭久彬院士深夜研讨的身影,到青年教师通宵调试设备的坚持、到学生党员突击队的攻坚,三代科研人用“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情怀,将6平方米的起步实验室,拓展成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高地。

谭久彬院士指导团队做科研

这种“导师冲在前,学生抢着干”的接力,让团队的科研跑出了加速度。团队成员累计发表《自然》(Nature)子刊论文近20篇,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中国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励120余项,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在一连串的耀眼成绩单面前,他们仍“不满足”。他们说,“超精密仪器技术的赛道没有终点,他们的征途是让中国精度领跑世界。”

(图片由哈工大提供)

刘培香 记者 赵一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解决指... 电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怎么办? 别急,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首先,我们要了解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
中端性能机大乱斗:加米耀酷真,... 近期,中端手机市场迎来了多款新品,包括一加Ace 5、REDMI K80、荣耀GT、真我Neo 7以...
原创 预... 从销量上来看,两千元左右的手机更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这其中爆发了不少爆款手机,而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也都...
“最准最快最久最少”纷纷亮相,...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直都是进博会上“最卷”的展区之一。要得到关注,不拿出“绝活”不行。在本届进博...
原创 千... 在上个月联发科抢先高通,率先发布了自己的新款旗舰处理器天玑9400,并且在新机这块也比搭载高通的骁龙...
原创 日... 科技浪潮的奔涌向前,正重塑着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近年来,AI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让科幻作品中的奇幻场...
叠彩区:加快促进“人工智能+”... 3月13日,记者在位于叠彩区北仓路的力源智能配送中心看到,3000平方米的仓库里,17台橘黄色的小机...
eaapp错误代码ec201怎... eaapp是许多玩家常用的游戏平台之一,像ea的体育竞技类游戏,在游戏市场中热度极高。但一些玩家在使...
座头鲸迁徙1.3万公里或创纪录 ◎荆晶 海洋生物学家发现,有一头先前生活在太平洋东部海域的雄性座头鲸出现在印度洋西海域,两地距离超过...
新型显示产业前景广阔 ● 本报记者 康曦 12月19日-20日,以“显示无处不在·映照万千气象”为主题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