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造型丰富多样,典雅大气;近看,细节线条流畅,上手一摸,触感舒适,再一提,“嚯,还不轻!”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黎川县的江西省康舒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踏入产品展厅,汤锅、炖煲、电磁炉瓷煲等200余款耐热陶瓷产品有序陈列,这些精美器皿的诞生密码,就藏在对面轰鸣的生产车间之中:机械臂精准抓取泥坯,数条全自动数控滚压成型生产线高效运转,76米宽截面的温控隧道窑炉吞吐着火红的陶瓷制品。一旁的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修坯、上釉、手绘……传统陶瓷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记者真切领略到了“中国陶瓷煲都”的新图景。
“原本需要30名熟练工操作的压坯工序,如今仅需5名技术员监控智能设备。”压坯车间主任龚伟军向记者介绍道,“新引进的SKK全自动生产线,能根据预设参数自动调整模具压力,将生产周期缩短百分之四十,次品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说话间,高岭土在烈焰中历经双重淬炼,蜕变为瓷质釉封的完美器型。
该公司副总经理鄢爱奎告诉记者,生产陶瓷煲最重要的原料是锂辉石。面对原材料价格飙升的情况,他们积极引进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陶瓷领域专业团队,采用熔融石英与高铝黏土制坯烧炼,制成莫来石、熔融石英复合型新型陶瓷炊具,降低锂辉石用量,实现坯胎“无锂”的耐热陶瓷量产并推向市场。
“陶瓷江湖的较量,终究是技术底牌的比拼。”鄢爱奎说。为建设康舒陶瓷数字工厂项目,公司引进SKK全自动智能压坯成型生产线和智能仓储,实现设备自动化运行,并通过应用采集数据、智能分析、信息传递等技术,实现对各工艺流程生产操作的联动。在软件方面,公司引进了用友U8-ERP、MES制造协同系统、WMS华恒仓储管理系统和移动端办公软件,搭建起一个高度集成化的数字大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调度,完成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双提升”。目前,生产线满负荷状态下可日产10万件耐热陶瓷锅。
除了技术改造外,公司营销也全面升级。在稳定宾馆、酒店及商超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该公司大力拓展国内及境外电商,在境外多个国家建立了电商仓库,并通过组建线上销售团队、专品专供、直播带货等举措提高企业效益,年产值近10亿元。
如今的黎川,“中国陶瓷煲都”这一金字招牌不断擦亮,稳稳占据黎川工业的主导地位。截至目前,该县陶瓷及配套企业已达1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产品远销海外,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大放异彩,耐热陶瓷年产量更是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65%左右。2024年,全县陶瓷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167.2万元,同比增长10.02%,彰显出强大的产业活力与发展潜力。
出品丨抚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