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好消息!又一顶尖科学家回归祖国
创始人
2025-03-11 20:20:21
0

亚太日报 彭子佳

2025 年 3 月,国际核聚变领域传来重磅消息: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核心成员刘畅教授正式加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领衔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这位在《物理评论快报》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的科学家,成为继高华健、陈沪东之后,第三位在近年归国的顶尖华人学者。

据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生官网的介绍,刘畅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重点关注磁约束聚变装置中逃逸电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相关的物理问题,包括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破裂现象、逃逸电子的产生和耗散机制,以及高性能数值模拟代码开发。

针对如何有效控制聚变装置中的破裂现象并抑制高能逃逸电子的破坏作用,从理论研究出发,提出利用等离子体波与逃逸电子间相互作用激发逃逸电子耗散,从而抑制其增长的方法,并在实验与数值模拟中得到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核聚变》(Nuclear Fusion)等期刊。

拟继续开展等离子体物理前沿与应用研究,为下一代核聚变装置设计缓解破裂和逃逸电子的可靠方案。

刘畅的选择折射出国际科技人才流动的新趋势。2024 年,美国《外国代理人登记法》修正案导致华裔科学家签证通过率下降 62%,而中国通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等政策,为顶尖学者提供资金和自由选题权。

高华健、陈沪东等顶尖学者的归国路径具有典型性:高华健加盟清华后,其团队研发的纳米结构材料使核聚变包层材料耐温性大幅提升;陈沪东在浙大建立的计算流体力学中心,已为 CFETR 设计出更高效的磁体冷却系统。这种“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效应,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人才战略的较量。中国科学院人事局数据显示,2024 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中,35 岁以下青年学者占比首次超过 50%,形成“老中青”梯队。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则指出,其顶尖实验室中,非裔和亚裔科学家的晋升速度较白人同事慢 2.3 年。

随着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持续突破,国际能源署预测,到 2050 年,中国核聚变发电量将占全球总量的 45%。这场能源革命的主角,正从西方实验室转向东方高校。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解决指... 电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怎么办? 别急,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首先,我们要了解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
中端性能机大乱斗:加米耀酷真,... 近期,中端手机市场迎来了多款新品,包括一加Ace 5、REDMI K80、荣耀GT、真我Neo 7以...
原创 预... 从销量上来看,两千元左右的手机更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这其中爆发了不少爆款手机,而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也都...
“最准最快最久最少”纷纷亮相,...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直都是进博会上“最卷”的展区之一。要得到关注,不拿出“绝活”不行。在本届进博...
原创 千... 在上个月联发科抢先高通,率先发布了自己的新款旗舰处理器天玑9400,并且在新机这块也比搭载高通的骁龙...
原创 日... 科技浪潮的奔涌向前,正重塑着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近年来,AI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让科幻作品中的奇幻场...
叠彩区:加快促进“人工智能+”... 3月13日,记者在位于叠彩区北仓路的力源智能配送中心看到,3000平方米的仓库里,17台橘黄色的小机...
eaapp错误代码ec201怎... eaapp是许多玩家常用的游戏平台之一,像ea的体育竞技类游戏,在游戏市场中热度极高。但一些玩家在使...
座头鲸迁徙1.3万公里或创纪录 ◎荆晶 海洋生物学家发现,有一头先前生活在太平洋东部海域的雄性座头鲸出现在印度洋西海域,两地距离超过...
新型显示产业前景广阔 ● 本报记者 康曦 12月19日-20日,以“显示无处不在·映照万千气象”为主题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