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透露,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产国,2024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约27.6亿元,并有望在2030年成长为“千亿元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如今人形机器人的“智能”被寄予了更高的期待,2025年整个行业有望迎来量产元年。
人形机器人未来如何发展?作为柔性压力传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墨现科技带来的电子皮肤技术,不仅让机器人有了“触觉”,更为人类打开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真正达到“仿人手”水平
在墨现科技的企业门口,一只机器手被摆在十分显眼的位置。据王鑫介绍,这只机器手的每个手指头上覆盖了100个感应点,这使得机器手具备了高密度且灵敏的触觉,在触碰感知方面真正达到了“仿人手”的水平。
墨现科技研发的电子皮肤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对整个机械手的全面覆盖,包括手掌、手背以及复杂的关节部位。这种电子皮肤不仅能够完美贴合机械结构,还能在整只手上布置超过1000个以上感应点,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对物体形状和压力的感知能力。
“这使得机器人能够更真实地还原抓取物体的形状,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操作。”王鑫介绍,电子皮肤由一种特殊的硅胶材质制作而成,具有十分优良的柔韧性和贴合度,能够完美融入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中,为机器人提供全方位的触觉反馈。
目前,墨现科技正在将电子皮肤技术从灵巧手和机械臂拓展到机器人本体的其他部位,如头部、胸部、腿部和脚部。未来,将实现机器人全身的触觉覆盖,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在人机交互中的表现。
数家头部企业已标配电子皮肤
今年1月,墨现科技与机器人行业的创新先锋普渡机器人达成合作,将墨现科技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普渡最新推出的首款全人形机器人PUDU D9的机械手之中。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合作不仅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操作精度,还为机器人在医疗、工业、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例如,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可以借助灵敏的触觉感知能力,更加精准地进行手术辅助和康复治疗;在工业领域,机器人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精密装配和质量检测等任务;在服务领域,机器人可以提供更加人性化和贴心的服务。
“有了电子皮肤技术,还能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让它们真正像人一样具有很好的避障能力。”王鑫告诉记者,在人形机器人场景上,已经有数家头部企业在灵巧手上标配了墨现科技的电子皮肤。同时,还有更多企业的方案还在定制中。
以更低成本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墨现科技的电子皮肤是基于薄膜式触觉传感器的解决方案,其电子皮肤的厚度最小可以做到0.2mm,最小触发力度仅5g。这对硅胶材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想要达到仿人手的触觉水平,硅胶上还需要有非常高密度的感应点。”相关负责人直言,得益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共享仪器设备,使得企业可以快速研制出低成本的电子皮肤。
“今年以来,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多。”该负责人表示,墨现科技除了继续在高精尖科技上寻求突破外,还致力于通过东莞的成本、产业链优势,持续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最终让成本更低、适应性更高的柔性压力传感器走入千家万户。
随着科技迭代更新,机器人技术正不断突破人类的想象。接下来,墨现科技还将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在智能穿戴设备、医疗康复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