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谷歌公司正式宣布,旗下新一代人工智能助手Gemini将全面取代已服务近十年的Google Assistant,成为Android手机、平板、智能家居等设备的核心交互入口。这一变革标志着谷歌在生成式AI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旨在通过更智能、多模态的体验重新定义“数字助手”的边界。
自2016年Google Assistant随初代Pixel手机问世以来,其凭借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一度成为全球用户量最大的语音助手。然而,随着生成式AI的爆发式发展,单一语音指令交互已无法满足用户对“主动服务”和“多任务协同”的需求。
2024年初,谷歌将实验性AI聊天机器人Bard更名为Gemini,并首次推出独立应用,支持文本、语音、图像的多模态交互。经过一年多的功能完善,Gemini逐步整合了Assistant的核心能力(如智能家居控制、日程管理),同时引入Gemini Live实时对话、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助手等创新功能,最终在2025年完成品牌与技术的全面升级。
谷歌表示,经典版Google Assistant将在2025年底前从大多数移动设备中移除,但旧机型用户仍可继续使用基础功能。迁移将分阶段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初期Gemini仍依赖部分Assistant底层服务(如电话拨号),但谷歌承诺在8月前通过扩展更新实现完全自主控制。
面对OpenAI的ChatGPT和微软Copilot的挑战,谷歌正通过Gemini构建“全生态AI壁垒”。除消费端外,Gemini模型已深度集成至Google Workspace(智能文档处理)、Google Cloud(企业解决方案)及开发者工具(如Android Studio代码建议)。此外,与硬件厂商的合作也在加速——一加已确认其海外版手机将预装Gemini,取代Assistant默认地位。
尽管部分用户担忧学习成本增加,但谷歌透露,已有数百万用户主动切换至Gemini,其“上下文记忆”和“任务链式处理”能力获得高度评价。例如,用户只需说“帮我策划周末露营”,Gemini即可自动查询天气、推荐装备、预订营地,并生成共享清单给同行好友。
谷歌AI副总裁Sissie Hsiao强调:“Gemini不是Assistant的替代品,而是通向‘真正通用助手’的桥梁。未来,它将与AR眼镜、全息投影等新技术结合,成为用户感知世界的‘智能延伸’。”
结语
从Bard到Gemini,从语音指令到多模态交互,谷歌正以激进的技术迭代重塑AI助手赛道。这场“Assistant退役”的背后,不仅是品牌更名,更是谷歌对“AI原生体验”的终极押注。随着迁移计划的推进,2025年或将成为生成式AI普及的“分水岭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