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8日),扬州市科技局召开“ 2025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创新场景发布对接会暨知名独角兽扬州行活动”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3月20日举办创新场景应用重磅活动。
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处处长张袁宇介绍,此次创新场景发布对接会经过多轮筛选优化的场景清单已形成五大机会包和21个“ 小切口”场景。其中,智慧能源精细调控、无人机城市治理等23个创新场景,与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等65项技术能力形成精准匹配。特别是文旅街区智慧改造、数字赋能校园管理等项目,既体现产城融合特色,又聚焦民生服务痛点。
在资源整合方面,市中小型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林铃表示,本次活动通过长城战略咨询等智库搭建桥梁,总计邀请了近30家全国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科技型企业参会,并持续促进与本土单位的深入对接、寻求合作。本次活动链接场景创新签约项目近20项,其中涉及绿色能源、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智慧文旅、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等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将在本次活动现场集中签约。
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刘日分析指出,当前扬州场景创新呈现“ 产城双轮驱动”特色:既聚焦高端装备等产业基础优势,又在智慧城市、民生服务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建议未来通过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将场景开放与人才引进、技术转化深度结合,打造长三角特色场景创新试验田。
扬州科技创新协会会长陈星分享了场景落地的实践成果:推动扬州大学张瑞宏教授的数字化无人化农业生产系统在广陵经开区落地,已服务2.5万亩农田;促成鸿蒙创新中心落户,以开源数字底座助力全国智慧城市鸿蒙化示范区建设。这些项目验证了“ 场景驱动+技术转化”模式的可行性,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试验场。
自2024年6月出台《关于加快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扬州通过场景开放与拓展持续培育新动能。市科技局副局长卞加林介绍,加快应用场景建设,旨在推动扬州创新主体培育方式由“政策输血”转向“机会赋能”,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引领新动能培育和新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文旅创意、智慧城市、未来产业六大重点领域全面推进场景创新,明确了全面挖掘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打造更多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建立高频高效供需对接机制、大力支持新产品推广应用、试点建设应用场景示范区、支持数字技术发展赋能新场景六项主要任务,短期目标为到2025年底,全市打磨发布100个高质量场景需求、培育壮大200家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形成30个可示范推广的场景建设典型案例。随着系统化场景创新机制的完善,扬州正加速从“ 政策输血”向“ 机会赋能”转变,为长三角科创走廊建设贡献扬州智慧。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郑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