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国际复材官微3月26日消息称,国际复材聚焦LDK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通过智能化改造、工艺革新与全产业链协同,持续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了产品性能与产能的双提升,以自主知识产权与规模化量产能力,助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打破海外垄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产品突破:以卓越性能引领行业变革
在生产普通电子应用领域用玻纤纱、玻纤布的基础上,国际复材已搭建起高端通信领域的玻璃纤维材料矩阵,在低介电复材领域已实现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LDK一代、LDK二代纱和布产品已全面实现量产。公司生产的LDK一代纱、布,作为高频高速电子领域的关键基石,凭借其极低的介电常数(Dk)与介电损耗(Df),能有效缩减信号传输的延迟与损耗,为信息传输提供坚实保障。这些产品凭借多项核心专利和介电性能明显优于行业水平的高品质,获得了下游高端客户的广泛认可。在5G通信领域,LDK玻纤布可用于基站天线、高频高速电路板等核心部件,满足5G信号传输的低延迟、高可靠要求;在AI服务器领域,LDK产品应用于高速计算模块、数据传输接口等关键部位,保障AI服务器的高效运行。
目前,公司生产的LDK二代纱、布,在LDK一代产品的基础上实现了介电性能的双重突破,介电损耗(Df)大幅降低约20%,引领技术向更低损耗、更高频率的前沿领域迈进。此外,公司生产的石英布,以其极端的介电性能(Df:0.0002-0.0004),契合日益发展的5G、AI、自动驾驶及物联网等对高频高速材料的需求,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还有公司生产的LOW CTE纱、布,其热膨胀系数在约3ppm/℃左右,精准满足高阶封装载板对尺寸稳定性的严格要求。
技术创新:智能化与工艺革新双轮驱动
当前,国际复材依托云天化集团雄厚的研发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研发技术与产业链优势,聚焦5G通信、AI服务器等高频高速场景需求,已实现低介电复材全链条自主可控。
目前,国际复材子公司重庆天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的LDK坩埚及漏板技术,攻克了纱线“零气泡”难题,单台产能大幅提升,拉丝台位从最初的个位数扩增至数十台,且可实现低介电纱一代、二代的弹性生产。在知识产权领域,公司已成功申报多项相关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涵盖工艺优化、检测装置创新等核心环节。在LDK玻纤布生产过程中,针对设备适配问题,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导纱装置并优化生产工艺程序,实现不良纱线自动拦截与张力精准控制,提升纬纱飞行稳定性与检测效率,使公司LDK玻纤布产品品质更加稳定;同时,通过引入智能检测设备,布面质量取得显著提升。
协同攻坚:全链条联动保障高效生产
“技术攻坚需要团队协作和跨部门沟通,确保客户需求成为研发的出发点和归宿。”近年来,国际复材不断优化内部协同机制,针对LDK项目关键技术、设备难题、资源保障发起攻关,国际复材“一盘棋”统筹资源,上下联动,从组建技术团队、质量管理、资源保障、运营改善等方面为LDK生产提供高质量保障,使得LDK纱、布品质稳定性显著提升。
国际复材称,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从工艺革新到专利布局,从生产管理到市场拓展,正通过低介电玻纤的创新突破,引领行业快速发展,为我国高端新材料领域的进步贡献更大力量。未来,国际复材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化技术研发,拓展低介电玻璃纤维在5G、6G、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应用,与全球客户携手共进,为行业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解决方案,共同书写高端新材料领域的壮丽篇章,为“中国芯”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