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太空特产”将揭示生命科学奥秘
创始人
2024-11-08 16:00:38
0

工作人员检查返回实验样品的状态

新华社发

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由四条斑马鱼和金鱼藻构成的水生生保系统随飞船上行。

新华社发

斑马鱼培养基、产甲烷古菌、耐辐射微生物、氨基酸……11月4日,一批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

因生物活性要求,这些“太空特产”被第一时间从着陆场转运至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对返回的生命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后,交付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太空养鱼为啥选择斑马鱼

斑马鱼作为四大模式生物之一,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且体型小、繁殖快、发育周期短,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模式生物的“后起之秀”,被称为“水中小白鼠”。

斑马鱼是原产于南亚恒河流域的小型鱼类,体形呈纺锤状,因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条纹似斑马而得名。成年斑马鱼体长一般只有3厘米~4厘米,约为小鼠体长的1/3,体重更是只有其1/50左右。

斑马鱼具有鱼类体外受精、繁殖快、发育周期短的特性:一尾雌鱼每次产卵数量约有200至400枚;早期胚胎发育透明;从受精卵到能游动大约只需4天,孵出后约3个月可以达到性成熟;成鱼大概每隔一周产卵一次,寿命一般在2至3年。

斑马鱼是“淡水鱼一哥”鲤鱼的远亲,与人类的遗传亲缘关系仅次于大、小鼠等脊椎动物。在系统组织结构和生长发育衰老方面,与人类有很高的相似性,在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上也表现出很高的保守相似性,因此是研究人类疾病发生机理的优良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造血、心血管、肾和骨骼相关,以及肿瘤、癫痫、药物成瘾等疾病研究。

可否建立一个能养小鼠的太空动物实验平台,以便深入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对动物骨骼、肌肉、神经和免疫等方面的影响?小鼠饲养会产生排泄物并挥发大量的废气,带它上太空开展实验,首先需要一个封闭的过滤循环装置,以解决小鼠产生的废物,而斑马鱼整个受精和发育均在水体中进行,不会在水体外产生废物和废气,相较于小鼠就非常适合太空搭载实验。在未攻克封闭的过滤循环装置技术背景下,如要开展整体动物实验,斑马鱼是比较理想的实验对象。

据《光明日报》

在太空养斑马鱼

2024年4月25日,由斑马鱼和金鱼藻组成的小型水生生态系统搭载神舟十八号进入中国空间站。该系统被安装在问天舱生命生态柜开展空间实验,实验计划30天,实际完成了44天的生态系统空间稳定运行。在轨运行期间,航天员进行了三次水样样品采集、一次鱼食盒更换以及一次鱼卵收集盒拆除等操作。

这次实验实现了我国在空间培养脊椎动物领域的突破,并发现空间环境对斑马鱼的运动行为产生了明显影响。

“后续,我们将对下行样品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结合实测数据对水生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预期将获得对水生生态系统在空间环境下物质循环机制的新认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宪园博士说道。

三株古菌验证适应性

在所有古菌中,产甲烷古菌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类。它们是地球上起源最早的原核微生物之一,能在无氧环境中将有机物降解为甲烷。此次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中,有三株产甲烷古菌。“我们在太空开展了厌氧古菌辐射损伤与适应性研究,验证了三株产甲烷古菌在模拟火星重力、空间微重力环境和宇宙辐射条件时的适应性。”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助理研究员崔夺说,这项研究在太空舱舱内、舱外和地面实验室同步开展实验。

舱内样品利用问天舱生命生态实验柜小离心机模块开展,于2024年1月19日在小离心机安装好后开始实验,于2024年8月20日从小离心机取出结束实验。实验结束后,实验样品被放入4℃低温预冷装置中保存,等待下行。舱外样品利用梦天舱生命辐射暴露装置开展,于2024年4月2日开始实验,9月27日实验样品顺利回舱,放入4℃低温预冷装置,等待下行。“接下来,我们将对样品进行表型、遗传、转录和蛋白水平差异的验证,期待能揭示火星甲烷产生机制及地外极端环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崔夺说。

215个极端微生物样品上天下地

极端微生物可以在太空生存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即将揭晓。此次,共有215个极端微生物样品随神舟十八号返回地球。

“这些样品中,有些是在自然界极端环境中生存的耐辐射微生物、石生微生物和地衣。它们主要被用来研究生命体在空间环境中的存活极限,探讨这些极端环境微生物向外太空拓展的能力,评估地球生命发生星际传播的可能性,验证岩石有生源假说,同时挖掘极端环境微生物的各层次抗逆资源。”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章高森告诉记者。

这批实验样品还包括人工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它们采自航天器AIT(总装集成测试)环境和装配车间。“我们从分离到的微生物中筛选出耐受恶劣环境能力最强的菌株,把它们与常见航天器材料做成复合结构,来模拟微生物在航天器不同部位的存在状态。”章高森说,“通过舱外暴露实验来获得这些样品在空间环境的生存极限和耐受性,分析航天材料对微生物的防护特征,可为深空探测行星保护的技术验证与实施奠定基础。”

了解重力在生命起源过程中的作用

生命起源相关研究,是回答生命科学一些最深层次问题的关键。它不仅涉及生命的本质,还涉及探寻地外生命。

科学家在太空利用氨基酸化学反应模型,分别从微重力以及空间辐射两个典型的空间环境出发,进行空间生命起源及演化过程中的环境效应探究,以期为地外生命探寻提供实验及理论支撑。

“这次随神舟十八号飞船下行的舱内样品,是继神舟十六号发射任务后的第三批实验样品。此次,我们拓展了受试氨基酸的种类,进一步验证氨基酸成肽反应的微重力响应,有助于了解重力在生命起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刘艳说。

此次随神舟十八号下行的样品还包括在舱外辐射生物学暴露平台接受宇宙辐射的多种生命的“种子”,即包括氨基酸、核苷在内的多种生命分子以及模拟火星土壤等的矿物质。接下来,科学家将对样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解答丰富的宇宙射线是否能够在某种特殊环境下激发生命的“种子”缩合,这将为筛选存在地外生命的潜在地质环境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据《科技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预... 从销量上来看,两千元左右的手机更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这其中爆发了不少爆款手机,而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也都...
“最准最快最久最少”纷纷亮相,...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直都是进博会上“最卷”的展区之一。要得到关注,不拿出“绝活”不行。在本届进博...
原创 千... 在上个月联发科抢先高通,率先发布了自己的新款旗舰处理器天玑9400,并且在新机这块也比搭载高通的骁龙...
eaapp错误代码ec201怎... eaapp是许多玩家常用的游戏平台之一,像ea的体育竞技类游戏,在游戏市场中热度极高。但一些玩家在使...
新型显示产业前景广阔 ● 本报记者 康曦 12月19日-20日,以“显示无处不在·映照万千气象”为主题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
大模型专题:6G网络面向大模型... 今天分享的是:大模型专题:6G网络面向大模型的分布式学习白皮书 报告共计:24页 6G网络愿景是实现...
努比亚Z70 Ultra星空版... 近日,努比亚手机官方宣布,其最新旗舰机型Z70 Ultra星空典藏版将于2024年11月21日正式发...
空净十大品牌IAM“净润大师”...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进博会立足全球视野和创新科技,为推动中国高水...
星海系列:人形机器人与AI大模... 今天分享的是:星海系列:人形机器人与AI大模型之Robot+AI的Transformer之旅 报告共...
经济日报观察:国产手机为何集体... 近1个月来,国产手机新品密集发布。华为终端负责人日前在社交媒体透露,备受关注的华为Mate70系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