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渝北区,从“零工驿站”到云端智能匹配,从技能培训课堂到重点产业对接,一张覆盖全域的“15分钟就业服务网”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
“零工驿站”:打造灵活就业“便利店”。走进渝北区人力资源市场旁的零工驿站,十余平方米的空间内,可谓是五脏俱全,有就业咨询、就业指导,为劳动者搭建更广泛、更便捷、更精准的服务平台。这里不仅是信息集散地,更是求职者的“就业便利店”。渝北区通过“一厅两场多站点”的立体化服务布局,织密就业服务网络。“一厅”即就业人才大厅,“两场”涵盖人力资源市场和零工市场,而“多站点”则包括农民工服务站、24小时就业创业超市、358个村社公共就业平台等。
线上平台:数字赋能实现“一键入职”。“从登记到录用,全程线上操作,太方便了!”家住渝北区仙桃街道数据谷社区的24岁青年小李,大学毕业后通过“渝悦·就业”平台完成失业登记。数据谷社区就业服务专员王黎接到信息后,随后开展就业帮扶,借助“渝职聘”平台,王黎根据小李的学历、年龄、职业技能和就业意向,自动生成“用户画像”,精准推送了互联网、短视频等领域的岗位。经过线上面试,小李顺利入职一家科技公司。“原本以为找工作要四处奔波,没想到动动手指就能匹配到合适岗位。”小李的经历,折射出渝北区数字化就业服务的便捷与高效。“渝悦·就业”作为市级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劳动力信息库。
技能培训:家门口的“职业加油站”。在渝北区,家门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正成为居民开启新生活的“金钥匙”。“没想到,10天就能学会AI技术!”29岁的婷婷在重庆菲利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熟练操作着数据标注系统。一年前,她还是某酒店的前台员工,因行业低迷被迫失业。今年3月,她在社区登记失业后,工作人员推荐了“人工智能训练师”免费培训课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仙桃街道妇联负责人介绍,“巧娘手工坊”自2018年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培训20余场,帮助50余名妇女实现灵活就业。
下一步,渝北区将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聚焦就业岗位挖潜扩容,面向就业重点群体积极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