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版权局主办的“AI激活知产新章 护航新质生产力” 2025年汕头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汕头小公园启动,推动AI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建设与文旅生态的深度融合,助力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
活动吸引了不少参加者。
启动仪式上,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机器人展示集体舞,金平英歌队带来精彩的英歌舞表演。活动现场推出“知识产权宣教集市”,各有关单位宣讲典型案例、播放宣传视频、开展知识产权有奖竞答、发放宣传手册等,并接受商标注册、文旅非遗、版权登记、地标产品、法律服务等方面内容的咨询,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知识产权科普。
同时,为深入推进“一窗通办”服务效能,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广东省版权基层工作站(汕头)在现场开展商标和版权业务受理服务,提供商标注册申请和版权作品登记的基础知识、注意事项及业务流程的讲解指导,将受理窗口搬到公众“家门口”。
英歌舞表演。
广东省版权基层工作站(汕头)站长柯镇清说:“玩具和服装产业,非遗类产品都是典型的知识产权产业,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随着AI技术成为热门的应用,创作和使用也容易出现一些法律问题,我们也将加大宣传,培养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推动AI技术与知产保护深度融合。”
机器人演示。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为期一周的汕头市知识产权科普宣传展示区,以“知识产权+”为主线,设置“人工智能、商标、文旅、版权、地理标志”五大主题展板,构建多维度知识矩阵。
现场知识问答。
据介绍,汕头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始终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能力得到稳步提升。2024年,全市专利授权量2.45万件,发明专利有效量5247件,其中高价值发明拥有量1976件,均居粤东西北第一位。特别是汕头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局号召,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动AI技术在专利预警、版权登记、商标监测等领域加大应用,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
不少参与者到宣传区咨询学习。
同时,汕头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潮绣、木雕、英歌舞等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传承,“达濠鱼丸”“南澳紫菜”等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化运营,“小公园开埠区”“番客街”等文旅IP的产业化开发,都需要知识产权的强力护航。我市将通过版权登记、商标布局、专利转化等知识产权工具释放文化资源的可持续经济价值,推动汕头文旅IP从流量爆款向产业长红升级。
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接下来,我市各有关单位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携手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用AI之钥开启知识产权强市新篇章,以品牌之力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为我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综合运用部方儒浠表示,活动通过“宣教集市+主题展区”双线联动的方式,开办知识产权“全民课堂”,接下来,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升级优化专利、商标、版权“一窗通办”服务,聚焦“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提升市民群众办事体验,同时为企业出海知识产权风险、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等新需求提供“家门口”的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