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王艳华 通讯员 王怡琳
迎宾人形机器人、会拍照的汽车座舱、会自动充电的新能源机器人......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启幕,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以“智绘新东风”为主题,携旗下东风猛士、东风岚图、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东风风行6大自主乘用车品牌亮相,共展出26台整车及9项技术展品,大秀智能化技术“肌肉”。
东风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
人形机器人已规模化应用
“你好啊!”步入东风智能技术展厅,一个热情的人形机器人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招手、欢迎、播报,承担着展馆讲解员的重要职责。
“这个人形机器人从宇树科技引进,部署了东风的大语言模型。”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智能化技术首席总工程师张振林说,东风汽车今年也开启了人形机器人实训,东风柳汽工厂已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覆盖安全带检测、车门锁校准等系列工作。
今年,东风将继续推进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进化,开展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协同实训,探索“汽车+机器人”场景和生态创新。
未来,汽车将变成“具身智能体”,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更敏感、更贴心。为此,东风将重点在智能驾驶软件、智能座舱等方面发力。当天,东风汽车发布的“天元智能”技术品牌,进一步推动汽车向智能化跃迁。
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尤峥介绍,围绕“天元智能”技术品牌,东风构建了“一核双基双元”的智能化技术体系:“一核”是企业级的太极大模型,“双基”是天元电子电气架构、天元OS;在一核双基的底座上,孕育出天元智驾和天元智舱“双元”应用。
智能座舱能看景拍照
车灯会“说话”
智能座舱与车灯技术的创新同样令人瞩目。未来,东风天元智舱将实现人在车中坐,不仅能看景,还有解说,还能定格瞬间,和景色合影。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产品场景体验工程师窦婧说,这个六边形的智舱配备了44寸屏,集仪表、车机、副驾屏于一身,驾驶位上里程、天气一目了然,传感器还能感知身体状况。
记者来到后排,看景、听讲、打卡全搞定,融合拍照功能能及时捕捉车内乘客与车外风景,生成不同风格的打卡照,还能通过扫码方式同步传到手机,坐着就能完成景点打卡。
车灯功能再升级,照明之外更神奇。在展厅一旁的墙壁上,一个车灯实时投影出汽车行驶的光影图像。
张振宁介绍,这款大灯堪比“火眼金睛”,能实时洞察200米范围内的交通环境,毫秒间精准调控光束,让行车视野始终清晰如昼。它还拥有“聪明大脑”,不断学习路况,动态调整照明策略,为驾驶者提供最佳视野。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首次将120英寸高清投影、多模态交互等前沿技术融入车灯系统,解锁道路信息投影、光影互动游戏等多元场景玩法。尤其在应急救援场景中,大灯秒变“救援信使”,投射警示图案与定位信息,让救援行动更加高效精准。
千亿大模型驱动
勇闯智能“无人区”新赛道
为了实现以上场景,东风汽车研发了一个太极大模型。已经运用到了汽车使用、制造、研发等方方面面。
东风汽车副总工程师、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介绍,太极大模型拥有超千亿参数规模,依托超万份企业知识文档、超十亿组驾驶感知数据、超千万组座舱图文数据等基础资源,通过万卡算力的智算管理调度平台,能够深度适配业务场景,垂直整合企业全价值链数据。
比如,在新车研发领域,全部接入太极大模型后,实现了新车研发周期大幅缩短35%以上,协同成本降低30%;在制造领域,动态优化生产计划,提升工厂产能利用率30%以上。
如今,汽车智能化技术正加速落地。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售占比已达57.3%。
从2021年“东方风起”计划,到2023年实现智能技术全面进阶,再到2024年科技跃迁3.0计划,东风汽车深入实施智能化“跃迁行动”,持续深耕智能化技术。
发布会上,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表示,东风汽车将全方位拥抱智能化时代,全价值链勇闯智能化最前沿,全力探索智能化“无人区”,智绘新东风,转型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