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道】 积极看待国产替代
创始人
2025-04-29 10:40:31
0

唐维

近年来,中美贸易与科技博弈加剧,“国产替代”成为高频词汇。有部分观点认为,国产替代是“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选,甚至将其与“质量差”“技术落后”直接挂钩。这种刻板印象不仅忽视了国产技术的进步,更低估了国产替代在全球化变局中的战略价值。

所谓“国产质量差”的认知偏差,本质上是将早期局部现象扩大为整体结论。过去,部分国产产品因起步晚、经验不足,与先进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确实存在性能差距,但这一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甚至反超。在医疗器械领域,联影医疗推出多款在全球范围内首创的创新产品,CT设备已进入全球高端市场;大疆无人机、宁德时代电池等更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这些案例证明,国产替代绝非“低配平替”,而是中国制造业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的缩影。

国产替代并非简单替换进口零件,而是重构产业链、技术标准与市场规则的系统工程。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通过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建立起从锂矿开采到整车制造的完整生态,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中国标准”倾斜。再如工业软件领域,国产软件在航天、军工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这种生态重构,不仅降低了对单一外部供应链的依赖,更让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掌握了更多话语权。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的“卡脖子”清单,表面上限制了中国获取先进技术,实则倒逼出国产替代的加速度。在美国对人工智能领域层层封锁下,DeepSeek作为中国AI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不仅与OpenAI形成对标,更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重塑了全球AI竞争格局。华为被断供后,鸿蒙系统搭载设备数量超过10亿台。这些突破揭示了一个事实:外部压力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催化剂。

当然,国产替代也仍需直面现实挑战:如部分领域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高端人才短缺等。但更要看到创新要素的质变积累: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达到3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8.3%,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科创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我国已有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企业与高校联合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速技术转化。这些数据表明,国产替代的土壤正在变得更加肥沃。

国产替代不应被简单视作“替代进口”,中国智造的竞争力,正逐步从“性价比替代”跃向“技术超越”,我们需要积极看待这种变化。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解决指... 电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怎么办? 别急,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首先,我们要了解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
东风汽车集团申请阻燃柔性固态电... 金融界2025年1月3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阻...
中端性能机大乱斗:加米耀酷真,... 近期,中端手机市场迎来了多款新品,包括一加Ace 5、REDMI K80、荣耀GT、真我Neo 7以...
我市特步5G工厂入选国家5G工...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2024年5G工厂名录的公示》,我市特步5G工厂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
卫星化学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卫星化学(00264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自动驾驶+跟踪巡逻+现场抓捕 ... 近日,在浙江温州的闹市区,特警巡逻队带着一台球形机器人一起巡街,引来不少路人的关注。 球形“机器警察...
360智脑张向征:构建安全可信... 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的数智化转型;与此同时,带来的相关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近日,在北京...
原创 3... 一、iQOO 12 参考价格:2659元(12G+256G)。 性能强劲,游戏无忧 首先不得...
原创 预... 从销量上来看,两千元左右的手机更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这其中爆发了不少爆款手机,而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也都...
宁德时代取得温度传感器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4年12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