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2025 年 5 月 6 日—— 在雄安新区建设进入 "上台阶" 关键阶段之际,河北万策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今日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举办 "矿山一体化智能综合管理系统" 产品推介会。来自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 30 余家矿业集团代表共襄盛举,共同见证矿山智能化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
一、技术创新构筑行业新标杆
河北万策此次发布的智能管理系统,集成了数字孪生、5G+MEC 边缘计算、AI 视觉识别等前沿技术,构建起 "设备智能化 - 系统集成化 - 管控远程化" 的三维技术架构。据项目负责人谢新亮介绍,该系统通过 12 个子系统的深度融合,可实现矿山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设备智能化:搭载 AI 视觉的掘进机器人可实现岩层智能识别与自动支护,作业效率提升 40%;氢燃料电池矿卡的应用使运输环节零排放。
系统集成化:矿山大数据中心整合地质建模、生产调度、安全监测等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模拟优化,矿长可通过 VR 全景系统远程指挥,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 10 秒以内。
管控远程化:基于 5G+MEC 的毫秒级数据传输网络,井下设备运行参数实时同步至地面控制中心,配合人员定位、环境监测等模块,构建起 "井上决策 - 井下执行" 的智能闭环。
二、绿色转型引领产业变革
针对传统矿山高能耗、高污染痛点,系统创新性提出 "预选抛废 + 智能分选 + 尾矿资源化" 技术路线:
低品位矿高效利用:X 射线荧光分选设备使入选矿石品位提升 8%,能耗降低 20%;机器学习选矿专家系统将金属回收率提高 5 个百分点。
尾矿资源化利用:通过 "尾矿微粉制备技术",将尾矿加工为 3D 打印骨料、土壤改良剂,综合利用率达 95% 以上,彻底解决尾矿库安全隐患。
零碳矿山示范:与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碳捕集封存(CCUS)技术,利用废弃巷道建设 CO₂封存库,配套生物质碳汇林,预计年减排量超万吨。
三、政策赋能激活市场潜力
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领导在致辞中表示,该系统与新区 "智能、绿色、创新" 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当前新区正加快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已累计开工绿色建筑 4476 万平方米,年碳减排超 140 万吨。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领导指出,系统的推广将助力落实《河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 年)》,推动矿业向智能化、集约化转型。
据了解,河北万策已在山西、内蒙古等地完成 78 项专利布局,其智能矿山管控平台在彭山矿业等项目中实现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 92%、能耗优化率 18%。现场签约仪式上,该公司与多家矿业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三年内完成 100 座矿山智能化改造。
四、行业展望与未来布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领导在技术研讨环节强调,系统的推广将推动矿山自动化水平从 60% 提升至 80%,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河北万策党委书记张章透露,公司正牵头制定《智慧矿山数字孪生技术规范》,并联合氢能龙头企业研发零排放矿山装备,全力打造 "矿山绿色技术研发中心"。
此次推介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矿山智能化进入 "全要素重构" 新阶段。随着雄安新区 "五新" 目标的深入推进,该系统有望成为全国矿业转型升级的 "雄安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