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星链,马斯克沦为电诈帮凶?
新技术是把双刃剑,砸烂愚昧和落后是恩赐,带来灾祸与危害则是惩罚!
这个观点在AI、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都得到过验证。
如今,马斯克正陷入类似的质疑。
5月8日,据《环球时报》援引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消息称,马斯克的“星链”卫星互联网设备被东南亚的电诈园区广泛利用,成为其实施跨国犯罪的“隐形翅膀”,对多国执法部门的反诈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这一现象不仅暴露了技术监管的漏洞,更将 SpaceX 推向了商业伦理与地缘政治的双重漩涡。
要知道,星链作为全球最大的低轨道卫星互联网系统,其设计初衷是为偏远地区提供高速网络接入。截至 2024 年初,近 6000 颗星链卫星已在轨运行,平均下载速度超 100Mbps,最高达 301Mbps,能支持高清视频通话、实时数据传输等功能,这种技术优势在缅甸等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尤为突出。
对于电诈团伙而言,星链的三大特性构成了 “犯罪基础设施”:
全球覆盖与匿名性:传统互联网依赖地面基站,执法部门可通过断网打击犯罪。但星链信号直接来自太空,缅甸、柬埔寨等地的诈骗园区即使被切断本地网络,仍能通过星链维持通信。更棘手的是,星链终端无需实名注册,设备可通过电商平台轻松购买并走私至 “禁用区域”。
高速稳定与诈骗效率:星链的高带宽支持多线程操作,单个终端可同时连接数百部手机,单日拨打诈骗电话量可达数万次。
加密通信与追踪难度:星链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警方难以截获和破解通信内容。
面对星链被滥用的指控,SpaceX 的态度始终耐人寻味。自 2024 年美国加州地方检察官办公室质询犯罪团伙非法使用星链系统以来,SpaceX 从未公开回应。
从法律层面看,国际监管体系严重滞后。
当星链的卫星信号穿透缅甸诈骗园区的铁皮屋顶时,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科技的双重性。 在这场科技与文明的博弈中,马斯克和他的星链,或许该在商业野心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