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25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纪念活动暨国际电信联盟160周年活动在江西南昌举行。其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已成为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算力互联网,是互联网面向算力应用与调度需求进行能力增强和系统升级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算力互联网是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重点任务要求,推动我国算力产业提质增效,让算力更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
算力互联网是未来发展需要。算力,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不仅是计算机硬件的运算能力,更是一种基于计算的服务能力。算力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比如,搜索引擎的快速响应、社交媒体平台的智能推荐、电子支付的实时清算、在线购物的个性化推荐等等,背后都是算力的支撑。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突破性进展带来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以新材料、生物制药、基因技术、金融科技、深海空天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也对算力基础设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从时代发展看,加快算力互联网建设,整合和优化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资源,才能更好满足各行各业的算力需求,助力我国在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研究突破,赋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算力互联网是解决现实问题需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和“水电煤”一样的基础性资源,成为驱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算力资源分散不均,行业、地区和部门隔离现象严重,并且部分算力中心重建设轻运营,造成算力资源浪费,造成“找算力难”“调算力难”“用算力难”问题。只有把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算力资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调度的算力网络,算力才能像水、电一样“一点接入、随用随取”。因此,构建新型算力互联网体系,实现算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集中调度,让那些散落在各地、没能有效利用的算力“活”起来,解决算力供给紧张问题,提升算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已成为充分释放算力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
算力互联网符合时代发展大势。有算力无网络,算力将会变成孤岛;有网络而无算力,网络也独木难支。建设算力互联网,算网融合、以网强算,符合时代发展大势。算力互联网集中全国通算、智算、超算资源,以及云、边、端等公共算力资源,实现各类算力资源互联互通,能让算力应用更加普惠、灵活、便捷。比如,在医疗领域,通过算力互联网支持的人工智能技术,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文娱领域,云渲染、云游戏等应用服务,通过算力互联网能够根据用户位置就近分发部署,提供流畅的服务体验。与水、电流动到本地不同,算力互联网是将计算任务及其数据应用传输到合适的算力资源池,并返回计算结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在互联网上根据算力互联需求,增强算力标识、感知调度,跨域资源互联网络等能力,形成一张逻辑上服务于算力的网。
算力互联网以算力资源互联互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算力互联网大有必要。要依据“先互联、再成网、同步建市场”的总体思路,加快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在重点区域与行业部署,强化互联能力,攻关关键技术,完善标准体系,拓展行业应用,形成示范效应,提升全行业普惠用算水平,推动算力更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