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区四十年
天河从昔日广州东郊田野蝶变为
经济总量多年领跑广州的经济大区
更崛起为
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高地
这片被誉为科技界“黄埔军校”的创业热土,孕育出众多科技龙头企业,佳都科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五山科技街的档口起步,到如今的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多链主龙头企业,
佳都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转型升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每一步都与天河的发展同频共振。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伟表示,三十多年来,佳都始终以天河为基地、为福地。佳都的搬迁轨迹和发展历程,是天河实干务实、创新求变、开放进取的精神写照。
“天河一直是我们创新和发展的沃土,我们在这里扎根并不断壮大。”回望来时路,刘伟如是说。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伟
PART
IT分销到人工智能的蜕变之路
佳都与天河的结缘
要从刘伟在五山科技街的创业故事说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信息产业刚刚起步,刘伟敏锐地捕捉到了信息技术和电子产品分销行业的巨大潜力。1992年,佳都在天河五山科技街开启创业之路。
“那时候的五山科技街条件比较简陋,只有三栋小楼,却聚集了200多家科技公司。这里就像广州早期的科技创新中心。”刘伟回忆道。
彼时的天河主要是广州的商业和行政中心,科技产业还未成气候,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五山科技街。看中五山科技街的创新氛围,刘伟选择这里作为创业起点。
一开始,佳都从电子分销业务做起,从事IT产品的销售。“当时,我们连楼下的黄金铺位都租不起,但大家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五山科技街艰苦创业。”凭借着脚踏实地的努力,一步一脚印,佳都从电脑分销逐步做到行业分销龙头。
“起初我们只是卖科技产品,并不研发科技。”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刘伟意识到,单纯的IT分销业务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优势。借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契机,佳都科技开始谋求转型。
20世纪90年代,通过与海外巨头如惠普等的合作,佳都学习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逐渐从单纯的分销商向拥有自主技术和产品的企业转型。在价值链的高端,佳都开始占据一席之地,公司规模随之不断扩大。
90年代后期,佳都从五山科技街搬到了科韵路天河软件园,成为首家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
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刘伟又一次敏锐地洞察到了时代的趋势。佳都开始深入布局智慧城市,尤其是在城市群立体交通和企业数字化升级、智慧城市治理 等领域,致力于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城市治理中的种种难题。
佳都科技智慧轨道交通技术全线应用于广州地铁18号线
如今,佳都已经成为中国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企业,担任广东省、广州市人工智能、轨道交通多条产业链“链主”,引领智慧交通及轨道交通产业共同发展。
“佳都的每一步转型,都踩在了时代的鼓点上。” 刘伟总结道,“从IT分销到人工智能,我们始终拥抱变化,顺势而为”。
PART
“年轻人有机会在这里白手起家”
从五山科技街到科韵路
再到天河智慧城
佳都始终扎根在天河
佳都的发迹史
与天河区的发展轨迹深度交织
见证了天河区
从商业中心向科技创新高地的蜕变
“天河区的创新氛围和政策支持非常适合我们的发展,这里非常适合科技企业成长。”为什么佳都一直没有离开天河?刘伟如此解释。
正如最初在五山科技街创业时,虽然条件不够成熟,但天河这片热土上充满创业激情和活力。
“大家一起拼搏、相互学习,气氛非常浓厚,给了佳都很多机会。直到如今,天河仍为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在此成长的机会和条件,他们可以在这里全情投入追逐梦想。在新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在这里白手起家了。”在刘伟看来,这正是天河的魅力所在。
选择天河
既是机遇,亦是远见
随着城市飞速发展
科韵路摇身一变成了科技创新核心区
天河智慧城也崛起为
广州乃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高地
如今,天河已是科创强区和产业强区,聚集了包括佳都在内的一批优秀科技企业,形成了技术、资金、人才的沉淀池,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商贸、金融、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天河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给人工智能的赋能应用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释放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潜能,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完整、便利、高效的生态赋能。
此外,天河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为佳都的发展添砖加瓦。例如,《广州市天河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人才激励办法》对引进的尖端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安家费,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每人每年10万元的生活补贴等。
“这些政策极大降低了企业的人才引进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刘伟表示,在天河区的支持下,佳都得以引进高层次人才,获取政策扶持,借助孵化平台资源,加速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进程。
佳都科技打造的智慧交通AI信控智能体产品及解决方案
PART
践行“科韵路精神”
推动企业前行
今年天河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天河区将突出科技创新引领,进一步传承发扬“科韵路精神”,充分释放资源优势、创新潜力,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
作为一家在科韵路发展壮大的企业领头人,刘伟对“科韵路精神”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感悟。在他看来,“科韵路精神”就是实干务实、创新求变、忧患意识、大胆开放、合作奋斗。
“注重实践、实事求是,向来是企业家、创业者应有的品质,在科技领域更是如此。需要有敢想敢干的魄力,真抓实干。”刘伟说道。
就像佳都创业初期,7个创始人合用一个外置光驱。“当时大家觉得七个人一起办公,一个光驱足够了,多了就是浪费。”直至现在,佳都依然坚守务实精神。
“科韵路的成功离不开各大企业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智慧交通领域,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尤其重要。” 刘伟介绍,佳都不仅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自身发展,还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近年来,佳都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整合“佳都+共同体”超过150家,其中不少是科技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资源能力,携手产业链伙伴“整链输出”和 “整船出海”,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打造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名片。
佳都科技智慧轨道交通系列产品
展望未来,刘伟表示,佳都将继续加强与各方合作,将“科韵路精神”深度融入企业经营实践,推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
在此基础上,他还期望天河区能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尤其是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区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恰逢天河40周年
来看看刘伟对天河有什么期待吧~
历经40年奋斗,天河已经实现蝶变。请您结合自身的工作或者生活,说一说对天河这些年发展的最大感受。
刘伟:作为在天河区深耕多年的企业,佳都科技亲身经历了天河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这片区域从一个普通的商业中心到如今成为科技创新高地的巨大转变。天河区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公司争相布局的核心区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天河的企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开拓上,都走在了前列。
其次,天河集聚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创业公司、科研机构和高校,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产业集聚效应在天河区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天河区加强了对科技企业的政策扶持,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行政服务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发展的便利性和效率。这些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创新氛围。
在天河建区40周年这个重要时刻,请您送上为天河区一段寄语或者祝福。
刘伟:天河区,40年的创新历程,不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也承载着无数创新企业的梦想与奋斗。从最初的商业中心到如今的科技创新高地,天河区已经实现了蝶变,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科技引擎。
作为扎根天河的科技企业,佳都科技深切感受到这里一流的营商环境、澎湃的创新活力和前瞻的产业布局。未来,佳都科技将继续与天河同心同行,以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为笔,助力天河打造智慧城市新样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动能”。致敬天河40年,未来更可期!
素材来源丨天河区融媒体中心
部分图片 | 佳都科技、南方都市报、i广州、广州天河发布往期
记者丨夏嘉雯
编辑丨陈 琳
初审丨关星杨
复审丨黄嘉成
终审丨张煌平
签发丨余 彦
出品丨天河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丨广州天河发布
投稿邮箱丨gzthfb@163.com
上一篇:2026年度IP典型案例征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