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大龙开发区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车间,只见长100米的隧道窑生产线,从上料、混料装钵烧结倒钵到包装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流程,不断产出产品,到处一片井然有序的生产景象。
贵州嘉尚新能源。
“与同行业比较,我们现在建成的100米,锰酸锂正极材料隧道窑及配套的生产线,是全国乃至全球首创的最长的生产线,生产工艺也是最先进的、所有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都是比较高的。”大龙开发区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秀生说,“传统的隧道窑及配套的生产线最长的只有50米,能耗高、产能低。抓住这一制约点,我们企业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集团公司的带领下,通过深入了解探索和交流,大胆地改进和优化原来传统隧道窑及配套的生产线,最终把传统的4条年产只有2万吨锰酸锂的生产线,提升到了现在的年产5万吨,整整翻了两倍多,既节能又高效。”
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车间。
“今年6月2条生产线正式投运以来,已累计生产锰酸锂5540吨,实现产值1.75亿元。当前,我们4条生产线已经达到批量生产的条件,1条生产线日产锰酸锂可达35吨,4条生产线日产锰酸锂140吨。”汪秀生说。
忙碌的工人。
贵州嘉尚新能源是大龙开发区2021年6月招商引资签约落地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重点项目,系铜仁市和东莞市东西部产业协作重点项目。作为广东嘉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的延伸,贵州嘉尚新能源以其集生产、研发、自用、销售等为一体的作用,在开发区扎根,眼下,一期项目另外的三元、钴酸锂、兼容锰酸锂等4条正极材料产线的窑炉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中,二期项目厂房已经建好,正在忙着设备基础、管道等的预埋作业。
生产产品。
待全面建成投产后,贵州嘉尚新能源年产值预计达100亿元,年实际缴税不低于1亿元,带动劳动力就业300人,可为大龙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贵州嘉尚新能源航拍。
近年来,大龙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程的战略部署,坚持工业为本、项目为王,围绕新型功能材料这个主导产业,大力引进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现已汇聚了一批像贵州嘉尚新能源一样不断拔节生长的企业扎根发展,助力开发区早日打造成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高地、建设成千亿级产业园区、创建成国家级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