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文化照亮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
创始人
2025-05-30 10:00:24
0

晁星

建设科技强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追赶超越,更是文明文化的发展革新。我们关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最终指向是涵养更加浓厚的创新文化,进而赋能科研事业。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科学普及,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将鼓舞更多人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勇敢求索。

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普活动走进社区、校园、乡村,进一步点燃了公众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科技创新是当今中国一大热词。这种“热”,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制度安排,更见于社会层面的关心关注。DeepSeek等惊艳亮相引爆舆论,相关报道评论区上演“前沿技术大讨论”;机器人马拉松、机器人格斗赛引发全网围观,“未来已来”等感慨刷屏;科技馆成热门打卡地,科幻电影热度不断攀升,科学原理解析、前沿技术展示激发着小小少年的探索欲……不难看出,当前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高度大众化、社会化,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

“科技热”是创新中国的微观注解,更照见全民科学素质的稳步上升。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虽然大多数人不会直接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但全民素质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便凭借少数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多年来,依靠“向科学进军”“科教兴国”的战略引导,也得益于科学大家、专业机构、民间达人等各方科普力量的协同共振,中国人的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创新创造技能全面提高。大国重器、创新成果的“井喷式”出现,一大关键原因就在于稳定释放的人才红利、工程师红利。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0年间,中国工程师总量从约520万人增长至约1770万人。每年,大批优秀毕业生走出校门,投身工程技术创新一线。向高处攀,能攻克“卡脖子”技术;往深里钻,能改进工艺、降低成本。这,就是中国工程师的硬实力,也是中国勇敢追逐创新浪潮的核心优势所在。实践说明,科技创新从来都是厚积薄发,离不开社会的培育、资源的积淀。当科学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眼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有了源头活水。

曾几何时,“李约瑟难题”——“中国为何没有与西方同时或前后产生现代科学技术”,困惑了许多科学史专家。但工业化的历史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社会的文化氛围是否鼓励探索、倡导创新,极大影响着科技创新,也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从这个角度看,建设科技强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追赶超越,更是文明文化的发展革新。我们关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最终指向是涵养更加浓厚的创新文化,进而赋能科研事业。比如,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科研人员才能拥有更充分的职业尊荣;比如,当包容失败、激励探索成为社会的普遍态度,才会有更多人心无旁骛地专注创新。

科技的发展没有止境,科学素质的进步也没有完成时。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的当下,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星际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浪潮,正不断刷新着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维度。当前,中国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赛道上,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但也要看到,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仍有短板,重应用轻基础的软肋始终存在,一些行业还存在不少瓶颈。此外,有科技人士指出,公众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样是我国创新发展的短板,科学精神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种种现实挑战与问题,呼唤我们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科学普及,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鼓舞更多人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勇敢求索。

犹记得年初,宇树科技、DeepSeek等科技企业的成长经历引发社会讨论,也促进了很多城市的自我思考,一个普遍共识就是,创新文化如同“超级黏合剂”,可以把制度优势、人才储备、市场需求等因素有机整合,汇聚成支撑发展的澎湃动能。创新成果是科技发展的“硬实力”,创新文化是科技发展的“软实力”。把握其中的辩证法,每个人的“科学梦”将助力大国发展继续腾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解决指... 电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怎么办? 别急,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首先,我们要了解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
东风汽车集团申请阻燃柔性固态电... 金融界2025年1月3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阻...
中端性能机大乱斗:加米耀酷真,... 近期,中端手机市场迎来了多款新品,包括一加Ace 5、REDMI K80、荣耀GT、真我Neo 7以...
我市特步5G工厂入选国家5G工...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2024年5G工厂名录的公示》,我市特步5G工厂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
卫星化学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卫星化学(00264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自动驾驶+跟踪巡逻+现场抓捕 ... 近日,在浙江温州的闹市区,特警巡逻队带着一台球形机器人一起巡街,引来不少路人的关注。 球形“机器警察...
360智脑张向征:构建安全可信... 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的数智化转型;与此同时,带来的相关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近日,在北京...
原创 3... 一、iQOO 12 参考价格:2659元(12G+256G)。 性能强劲,游戏无忧 首先不得...
原创 预... 从销量上来看,两千元左右的手机更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这其中爆发了不少爆款手机,而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也都...
宁德时代取得温度传感器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4年12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