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进车厂:搬材料贴标签收保护布
创始人
2025-06-09 13:20:23
0

通用机器人“爱宝”将在东风柳汽多个车间承担具体生产任务,包括上下料、拖拽料车、贴挡风玻璃标签、收纳保护布等。

机器人到制造业工厂“上岗”的速度正在加快。

6月7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平方”)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柳汽”)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具身大模型机器人“爱宝”投入汽车制造工厂。据悉,这一部署是国产具身大模型首次获得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

从实验室炫技到工厂“打工”,机器人产业正在经历从“能演示”向“能交付”的关键阶段。数据显示,仅2024年一年间,国内人形或移动机器人企业就已开启多个工厂合作项目,任务类型也从简单的搬运向质检、装配、运维等复杂工序延展。

机器人上岗

从炫技走向装配、检测等多场景作业

据悉,相比过去在人形机器人舞台上常见的跳舞、举手、走步演示,此次智平方机器人“爱宝”进入汽车制造车间的部署,涉及的任务更为复杂。

根据合作协议,搭载具身大模型GOVLA的通用机器人“爱宝”将在东风柳汽多个车间承担具体生产任务,包括上下料、拖拽料车、贴挡风玻璃标签、收纳保护布等,覆盖装配、检测、物流和运维多个环节。

这些任务的共同特点是非结构化、长流程、多变动。以上下料场景为例,机器人不仅需识别物料尺寸与姿态,还需完成稳定搬运与精准放置,其间需处理照明变化、工人干扰、物品错放等干扰因素。再如料车拖拽任务,需结合环境地图、路径规划、避障判断与柔性操作,是多模态感知与运动控制能力的综合体现。

智平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爱宝搭载的GOVLA具身大模型支持34+自由度全身协同控制,具备360°全域自主导航与多任务长链操作能力,能够适应多车型混线生产与复杂工业环境。相比传统单臂机械臂,具身机器人强调“泛场景部署”与“自主适应”,可减少二次编程成本,提高部署效率与复用率。

这也折射出行业的新动向——从表演式炫技,走向生产线实战。近年来,除了智平方外,宇树、加速进化、众擎等厂商也已经宣布进入物流、动力电池等产业线协作试点,具身智能技术正在从“大模型+演示本体”,转向“任务分解+现场部署”的新阶段。

根据国金证券研报,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量产标准也逐渐从走路、起身转向具备一定“认知+动作”复合能力的交付闭环。在这一背景下,具身大模型的“模型力”是否真正转化为“作业力”,工厂正在给出更具现实意义的考验。

数据飞轮

用工厂一线数据“喂养”大模型

面对机器人这样一位“新员工”,一个直接的问题是:现阶段,部署一台先进机器人的直接目的,仅仅是为了替代一个工人的劳动吗?从成本和效率回报(ROI)来看,答案或许并非如此。其背后潜藏的,是一个更具长远意义的目标——构建真实场景中的“数据飞轮”。

“数据飞轮”这一概念,正成为理解当前AI企业与制造巨头深度绑定的关键。其核心逻辑在于,AI大模型的进化,极度依赖海量、高质量、多样化的真实数据进行“喂养”。

在东风柳汽的部署场景中,机器人“爱宝”面临的是长时间、高频率、复杂工况的日常任务。每一次抓取动作、路径调整、状态识别、误差修正,背后都是一条条可回收的数据链条。这些数据不仅包含动作轨迹,更记录了视觉误差、任务成功率、突发干扰下的应对方式等真实工业反馈,具备显著的训练与微调价值。

相比实验室中“干净”的样本,这类数据具有更多“噪声”和变量,是大模型真正理解现实世界的不二素材。“仿真环境可以帮你过拟合某类任务,但不能替代工厂里的随机性。”一位业内研发人员坦言,真正的模型进化,离不开高价值现场数据的长期输入。

智平方将此合作视作一次“技术-场景-数据-模型”之间的正向循环。机器人通过GOVLA模型完成任务,沉淀数据后再反馈至大模型平台,通过再训练、微调优化模型参数,从而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执行能力。这一过程构成了“数据飞轮”的闭环:用场景驱动模型演进,用模型反哺产品部署。

这一逻辑也与当前多个机器人公司的迭代模式不谋而合。加速进化此前曾公开表示,其T1机器人已在多个真实场景中部署,为模型训练积累了大量“高碰撞率”数据。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等企业也纷纷启动“量产前数据采集”,尝试通过小批量部署快速调整模型结构和控制策略。

数据闭环

区分“能量产”与“能泛化”的一道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能否构建起长期有效的数据闭环,也将成为区分机器人公司“能量产”与“能泛化”的一道门槛。当前行业中,大量产品仍停留在静态或预设动作执行阶段,缺乏对“模型—场景—反馈”的系统优化路径。一旦进入复杂场景,机器人运行稳定性和泛化能力便难以保障。

以东风柳汽工厂为例,其同时拥有乘用车和商用车制造,能提供高密度、全流程作业场景,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台“数据发生器”。在这个意义上,机器人不仅是操作者,也是观察者、学习者和信息采集器。部署得越久、场景越复杂,反馈的价值就越高,也越能推动模型实现工业层面的“自我进化”。

当具身智能从“AI能感知”走向“AI能干活”,数据不再只是技术的附属,而成为工业智能的关键资源。而这一轮工厂试点,正在将机器人从单点执行者转化为连续进化的“智能系统”,让技术不再止步于验证,而是持续走进现实。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

受访者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解决指... 电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怎么办? 别急,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首先,我们要了解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
原创 预... 从销量上来看,两千元左右的手机更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这其中爆发了不少爆款手机,而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也都...
“最准最快最久最少”纷纷亮相,...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直都是进博会上“最卷”的展区之一。要得到关注,不拿出“绝活”不行。在本届进博...
原创 千... 在上个月联发科抢先高通,率先发布了自己的新款旗舰处理器天玑9400,并且在新机这块也比搭载高通的骁龙...
原创 日... 科技浪潮的奔涌向前,正重塑着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近年来,AI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让科幻作品中的奇幻场...
叠彩区:加快促进“人工智能+”... 3月13日,记者在位于叠彩区北仓路的力源智能配送中心看到,3000平方米的仓库里,17台橘黄色的小机...
eaapp错误代码ec201怎... eaapp是许多玩家常用的游戏平台之一,像ea的体育竞技类游戏,在游戏市场中热度极高。但一些玩家在使...
新型显示产业前景广阔 ● 本报记者 康曦 12月19日-20日,以“显示无处不在·映照万千气象”为主题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
大模型专题:6G网络面向大模型... 今天分享的是:大模型专题:6G网络面向大模型的分布式学习白皮书 报告共计:24页 6G网络愿景是实现...
努比亚Z70 Ultra星空版... 近日,努比亚手机官方宣布,其最新旗舰机型Z70 Ultra星空典藏版将于2024年11月21日正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