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就完了!”任正非公开发声,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登
创始人
2025-06-10 14:40:25
0

深圳华为总部,一位80岁的企业家指着窗外说:“刀耕火种的时代,谁想过会有高铁?”

202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罕见刊出数千字长文,记录了一场与任正非的深度对话。当记者问及“如何应对外部封锁”时,这位华为掌舵者的回答让整个科技圈震动:“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

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一个被美国制裁七年的科技巨头的生存法则。

芯片困局中的“野蛮生长”

面对昇腾芯片被西方“警告”的风险,任正非的回应出奇冷静:“美国夸大了华为的成绩。”

他毫不避讳承认差距——华为单芯片仍落后美国一代。但话音一转,便亮出破局之道: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群计算补单芯片。这并非空谈,华为5G基站已实现“分布式突围”:将多颗中低端芯片组合成高性能计算单元,既规避了高端芯片断供风险,又保障了实际效能。

更惊人的是技术路径背后的战略清醒。当全球紧盯光刻机时,华为却将化合物半导体视为“超车弯道”。任正非直言:“软件根本卡不住脖子,那是数学符号和算法垒起来的,没有阻拦索!”

真正的软肋暴露在教育与人才。他叹息道:中国未来需要数百种操作系统支撑各行业,但人才梯队建设仍是最大短板。

600亿豪赌百年未来

华为研发投入的分配方案震撼业界:1800亿年研发资金中,600亿投向基础理论研究,且不设考核指标。

这笔相当于阿里年利润的巨资,可能数十年不见回报。任正非却以刺梨故事阐明决心:上世纪40年代,农学家罗登义在抗战烽火中发现“维C之王”刺梨,直到百年后才转化为百元一瓶的高端饮品,带动贵州脱贫。

“黄大年茶思屋”成为这种长期主义的象征。这个以归国科学家命名的平台,向全球研究者免费开放科技数据库。当年黄大年用40平米小屋提供免费咖啡促成学术交流,如今华为继承其精神:“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对理论科学家的尊重近乎虔诚:“屠呦呦、黄大年们的孤独,世上只有几人能懂。”任正非疾呼:别捧杀应用技术,要容忍基础研究的“无用”。

“允许人家骂”的生存智慧

当赞誉如潮水般涌向华为,任正非的反应令人错愕:“说我们好,压力很大;骂一点,反倒更清醒。”

这种“自虐式”清醒源于商品本质认知:“用户批评天经地义”。他甚至鼓励真话批评——无论褒贬,华为只聚焦“能不能做好”。

最犀利的反思指向社会心态。任正非警示:大众对理论科学家的苛责正在扼杀未来。“他们几十年默默无闻,却是国家真正的希望”。

开放是终极武器

当被问及中国未来,任正非提到《纽约时报》记者弗里德曼的见闻:坐高铁穿越中国后写下《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他洞见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的底层优势:

- 数亿青少年构成人才储备池

- 全球最发达电网与通信网 提供算力根基

- 行业专家主导算法而非IT极客

对于芯片困局,他给出颠覆性视角:“用叠加和集群计算,结果上等效先进芯片”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优势被比作“科技树的土壤”——高铁等社会效益工程,恰是民营科技生长的基础设施。

对话结尾的宣言振聋发聩:“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解决指... 电梯 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器异常怎么办? 别急,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首先,我们要了解无机房电梯楼层显示...
原创 预... 从销量上来看,两千元左右的手机更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这其中爆发了不少爆款手机,而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也都...
“最准最快最久最少”纷纷亮相,...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直都是进博会上“最卷”的展区之一。要得到关注,不拿出“绝活”不行。在本届进博...
原创 千... 在上个月联发科抢先高通,率先发布了自己的新款旗舰处理器天玑9400,并且在新机这块也比搭载高通的骁龙...
原创 日... 科技浪潮的奔涌向前,正重塑着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近年来,AI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让科幻作品中的奇幻场...
叠彩区:加快促进“人工智能+”... 3月13日,记者在位于叠彩区北仓路的力源智能配送中心看到,3000平方米的仓库里,17台橘黄色的小机...
eaapp错误代码ec201怎... eaapp是许多玩家常用的游戏平台之一,像ea的体育竞技类游戏,在游戏市场中热度极高。但一些玩家在使...
新型显示产业前景广阔 ● 本报记者 康曦 12月19日-20日,以“显示无处不在·映照万千气象”为主题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
大模型专题:6G网络面向大模型... 今天分享的是:大模型专题:6G网络面向大模型的分布式学习白皮书 报告共计:24页 6G网络愿景是实现...
努比亚Z70 Ultra星空版... 近日,努比亚手机官方宣布,其最新旗舰机型Z70 Ultra星空典藏版将于2024年11月21日正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