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先进技术遇上传统制造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年来,南宁市工业积极创新求变,通过技术革新、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广西南宁格美包装有限公司的新型包装项目车间,各条生产线已实现智能化改造,只需少数工人就能完成以前几十人的工作量。记者 周小燕 摄
智能工厂:
包装行业的数字革命
广西南宁格美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美包装)新型包装项目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智能物流系统的运转声交织成一首现代化生产的交响曲。在这座去年8月竣工投产的智能工厂里,各条生产线飞速运转,WJ400-2800-IIK五层瓦楞纸板智能生产线以每分钟228米的平均速度吞吐原纸,机械臂精准码垛纸板成品,运输车沿物流智能轨道自动运输货物。
在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的显示大屏幕上,排班计划、生产情况、能耗数据等指标实时跳动,一目了然。该公司董事长朱仁久说:“这套系统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在于数字化管理,它能不断复盘总结,便于我们实行精细化管理,助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据介绍,该系统还实现了自适应巡航功能,即根据订单需求自动调整生产线车速并减少人为干预,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技术革新和设备升级,格美包装由传统企业积极向智能化企业转型,率先抢占包装市场高地,树立行业标杆。在物流端,格美包装借助高算力智能调度系统打造先进物流体系,通过自动化无人值守仓储管理,缩减库容、提升交付时效,彰显包装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创新实力。
“有了这条智能生产线,现在只需11个人就能完成原来40多人的工作量。”朱仁久说,随着下半年包装销售旺季的到来,公司年产值有望突破6亿元。凭借南宁的区位优势,格美包装下一步有望在越南建立分公司,拓展东南亚市场。
绿色产线:
饮料制造的低碳实践
广西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古可口可乐公司)的智能化改造同样引人注目。该公司深耕广西多年,产品丰富,可口可乐、雪碧等多个品牌超60种口味饮品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今年,公司升级改造了易拉罐生产线,通过设备升级、保温措施、热能回收系统等,有效降低整体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