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活力湾区 智创未来”青年说宣讲东莞专场活动在麻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六周年,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核心引擎、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头号力度”,勇立人工智能、机器人、智慧农业等全球科技创新潮头,奋力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湾区华章。
本次宣讲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东莞市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麻涌镇委协办。宣讲现场,12组来自科技创新前沿、扎根乡野田间的优秀青年代表以真挚的情怀、动人的故事,现场分享了如何将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湾区沃土上用心血浇灌、用实干耕耘,最终成长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参天大树”的故事。
科技创新带动大湾区产业升级
广东企业怎样抢占“智造制高点”?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孙晋祥分享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发展故事。从一开始创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后“被上了一课”,到向工厂的“老师傅”学习,经过了近1年的驻厂研发,研究院终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分选-切片”溯源系统,产品的良品率从96%提升到97.5%,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近2800万元。研究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每个工程师的经验变成一个个算法,封装在一个小智算盒里。这些智算盒分布在不同的生产线端侧设备上,能够24小时工作,还能互相学习,企业因此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产业发展部副部长张潇艺和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王少军为大家讲述了深港携手共建打造世界级科创平台的故事。在河套,鲲云做出了全球领先的算力芯片,鲲云以可重构数据流AI芯片技术为核心,目前已为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30多个领域提供成熟易用的AI解决方案。
OPPO公共事务总监任然分享了科技是如何在指掌间与湾区相融共美的故事。为了制造出折叠屏手机,OPPO的工程师们选材料、做实验,大半年攻坚克难,终于突破了!这项技术让铰链厚度大幅降低,强度反而提升。那小小的翼板,最薄的地方只有大约0.15毫米——比头发丝还细!这项突破,让OPPO成功引领折叠旗舰手机迈入了“8毫米以内”的纤薄时代。
“青年工匠”与“智造”会碰撞出哪些可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巨冈精工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经理韦世勇从高校来到企业工作后,全力攻坚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的工业母机研发,成功研发出第一代新能源汽车零件加工机床设备。经过一次次竞争追赶,机床也逐渐升级到第二代、第三代……如今,韦世勇和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创的“卧式三主轴加工中心”设备,生产效率领先行业80%,成功打破垄断、替代进口。韦世勇说,“进厂”8年实现了当初选择从讲台到车间创造更大价值的“小目标”。
深圳中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新文讲述了深圳中渔海洋科技的巴沙鱼产业报国故事。在打造巴沙鱼全产业链时,该公司面临着种苗自主可控化攻坚战、境外渔业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如何用高标准加工与品控体系实现产业的弯道超车三道难关。但最终克服困难,让中国制巴沙鱼品质超越进口产品,创造了中国标准的巴沙鱼产业链。
青年“新农人”用科技点亮农业未来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锞分享了东莞“冰荔”的培育过程。2009年起,他就和同事一起反复实验,1年、2年、3年……尝试各种方法都没有效果,直到2015年的一次实验中,发现通过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果树坐果率。受益于这项技术,冰荔的推广走上了“快车道”,2019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东莞市厚街镇成为冰荔主产区。
广东华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楚琪分享了湾区“新农人”的科技兴农梦。在南朗水培蔬菜基地遭遇台风损失惨重后,巨额的损失和重建的压力几乎将自己压垮,但是企业背后背负着很多个家庭。创业12年,在珠三角等地建成500亩水培基地,产品走进港澳高端商超。
梅州市天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子欣分享了自己从深圳来到梅州播种科技金豆的故事。五年返乡创业路,因为年轻被质疑不懂农业,新技术被认为是摆设,不切实际。黄子欣曾经迷茫,但不迷路,脚下的土地既是起点也是未来。如今我们在梅州把现代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已在开花结果。
湾区青年共创美好未来
香港流行音乐创作歌手、“粤港澳共融青年之家”音乐空间SHOW HIT LIVE HOUSE主理人丁政凯说,作为新生代的香港创作歌手,有义务、有责任用自己的感受,创作更多有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助推港澳同行融入我们的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共融青年之家”音乐空间孵化了众多音乐合作项目,他将以实际行动坚持创作,推动港澳市民朋友、同业融入大湾区发展格局。
东莞厚街时光文商旅街区总经理陈嘉威分享了自己把工业园改造成文商旅街区,成为新晋城市潮流地标的故事。陈嘉威是香港青年,祖籍东莞厚街。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厚街看到闲置的旧工业园,脑海中呈现出“厚街时光”文商旅项目。如今,厚街时光现已全面开放,集结了展览演出、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创意设计、潮流体育等消费业态,已成为湾区新晋网红打卡地。
省侨联委员、东莞市政协委员、广东宝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庄名章分享了自己从一个海外留学生,变成在大湾区追梦的创业者,又是怎么用创新和坚持在这里闯出一片天的故事。2013年,他把上世纪50年代的老粮仓改造成为文化展厅,通风口改成艺术天窗,储粮区变作品酒长廊,让老建筑“活”过来了。2020年他跨界创立了新能源公司,在东莞建设智能充电站。“我的故事,只是千万大湾区青年的一个小缩影。”庄名章说。
素材来源: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