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市公安局积极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以实现队伍专业化、装备智能化、应用实战化为目标,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战斗力,着力构建“空地一体”智慧警务模式。
“空中安防”守平安
今年5月,在“沙漠看海·中国乌海”2025环乌海湖全民欢乐跑户外嘉年华活动现场,乌海市公安局民警操控警用无人机在空中巡航,实时捕捉现场画面并生成全景图,配合智能感知技术,精准监测客流密度、预警拥堵风险,为科学分流提供支撑。
今年以来,乌海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无人机视野广、机动性强等特点,将无人机投入到侦查工作中。在大型活动安保、日常巡逻中,无人机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项大型文旅活动相继在乌海举办,为了保障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我们在现有巡防力量的基础上,装备多架警用无人机参与安保工作,与地面警力紧密配合,可实现指挥调度、快速反应、精准用警。”乌海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王智介绍。
2024年,乌海市公安局成立无人机工作室,持续释放“空中警力”,利用多种警用无人机机型开展空中巡逻、侦查取证、夜间搜寻、空中喊话、物资投送等警务工作,探索“无人机+”警务新模式。
“当前执法环境日益复杂,警用无人机不受地形、时间等因素限制,能够有效辐射巡控盲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无人机操控人员队伍势在必行。”乌海市公安局无人机工作室教官贺宇杰说,“我们通过无人机扩大巡控视野和覆盖面,实时分析研判风险,辅助开展远程监控、即时巡查等工作,用科技手段支撑警务实战。”
“前方危险,请勿逗留!”近日,乌海市公安局民警操控无人机对误入乌海湖安全区域外的几名游客进行空中喊话,劝导他们远离危险地带。
近年来,乌海市公安局不断升级无人机“应急救援+宣传防范”功能,依托无人机配备的广角、红外摄像和挂载的警灯警报、喊话器、探照灯等多种功能模块,在巡逻防控、突发事件处置诸多场景中实现“看图作业”,为公安机关开展治安防控、应急救援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持续强化警用无人机在治安防控、办案侦查、交通疏导、应急处突、搜索救援等工作中的应用,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精准施策,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乌海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副支队长吴彤说。
“空中交警”保畅通
“您好,您在110国道行车时存在强行超车行为,这是警用无人机抓拍的视频及照片。”一名驾驶人违反禁令标志行车,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国道大队民警向其出示了无人机抓拍到的视频证据。该违法行为人被“空中警察”抓拍后,乌海市公安局操控无人机的民警立即联系执勤交警对违法车辆进行拦截,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驾驶人诚恳接受了教育和处罚。
乌海市公安交管部门利用警用无人机操控灵活、视野广阔清晰、便于固定证据的优势,广泛开展空中巡航,及时发现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同步进行“空中+地面”“线上+线下”联动执法。
在各重要节点和节假日交通高峰,乌海市公安交管部门利用无人机喊话,及时劝离违停车辆,确保车辆即停即走。
“如果在交通高峰时段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我们会操控警用无人机进行事故现场初步勘查和证据固定,告知当事人快速撤离现场,随后再进行事故责任划分,可以有效提高轻微交通事故的处理效率。”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乌达大队事故中队民警侯帅说。
如今,警用无人机已成为乌海市公安交管部门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别看它“身材”小巧,却“五脏”俱全:具有拍照、录像、喊话等功能,弥补了交管部门单一地面巡查的盲点和不足,实现了“天网+地网”全覆盖。
“建立空中视角更有利于我们在交通管理工作中提前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堵保畅措施。目前,我们已多次利用警用无人机对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路段进行航拍,形成图文并茂的基础信息台账,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治理整改。”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国道大队大队长程显峰说。
“空中巡逻”护安澜
入夏以来,乌海市公安局常态化对黄河乌海段开展警用无人机空中巡逻,发现异常情况,无人机会自动向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传回信息。
“我们在低空搭建了3处无人机‘空中巡逻’蜂巢平台,构建‘沿黄河流域高低空固定点+无人机巡航’的巡防体系,实现对黄河乌海段水位、水流、水质及客流、车流的敏锐感知和动态分析,达到‘全覆盖、可视化、能预警’的生态警务目标。”乌海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副主任张奇峰说。
近年来,乌海市公安局不断织密“环乌海感知网”,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生态警务,实现“协同联动、支撑保障、护航打击”工作职能。同时,建立“河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多警种、多部门常态化在黄河沿线开展“高空巡航+地面巡逻”,定期组织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有力推动“昆仑”“保卫黄河”“北疆利剑”等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织密生态警务“防护网”。
乌海市公安机关将持续深化技术应用,不断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战斗力,更加高效、精准地履行守护一方平安的职责使命。
供稿单位:乌海市公安局
编 辑:张佳良
校 对:魏汉中 樊 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