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多模态大模型和应用奇点将至-华泰证券
报告共计:38页
多模态大模型及应用发展核心总结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多模态大模型及应用的发展已临近奇点,其判断基于技术进步与商业化进展两方面。技术上,原生多模态模型架构获业界认可,OpenAI和Google的相关模型在性能、延时及部署上展现显著优势;商业化方面,全球多数AI应用公司依赖多模态能力,国内在视频生成赛道已实现较成熟的全球化与商业化。
多模态是大语言模型(LLM)发展的必然趋势。LLM虽在文本处理上表现出色,但为拓展应用场景,研究者将其他模态能力融入其中,形成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MLLM)。MLLM分为模块化架构与原生架构:模块化架构通过拼接不同模态模块实现功能,而原生架构直接在全模态数据上从头同步训练,在性能、效率等方面更具优势,但对算力和技术要求更高,目前以OpenAI、Google为代表的头部厂商领先。
商业化层面,全球呈现海外进展快于国内、一级公司快于二级公司、多模态产品快于文本产品的趋势。海外Chatbot类产品如OpenAI、Anthropic已实现10亿美金以上的年化收入(ARR),而国内Chatbot商业化尚未成熟。国内年化收入超1亿美金的AI公司均聚焦多模态产品,如美图、快手和睿琪软件。
国内在视频生成赛道表现突出,字节Seedance 1.0、快手可灵(Kling)、MiniMax Hailuo 02等产品在文生视频、图生视频榜单中位居前列。以快手可灵为例,上线10个月左右ARR突破1亿美金,标志着国内视频生成领域从单点突破迈向多点突破。
此外,多模态产品持续迭代,图像生成从追求高质量转向提升易用性,视频生成则在时长、清晰度和一致性上不断突破,同时语音、音乐、3D等领域产品也在拓展应用场景。原生多模态模型的普及与Agent形态的落地,推动算力需求增长,而应用侧在广告、零售、创作等领域的AI化需求持续释放。
总体而言,多模态大模型正成为行业核心发展方向,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的加速,将推动其在更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