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跑道、引进的无人机,通用航空机场的升级改造,让更多服务场景成为可能;地处全省林区地理中心节点,全年可飞天数超320天,得天独厚的空域条件,有利于开展航空应急、森林护航……8月18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白沙黎族自治县发改委获悉,该县正依托这两大优势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
在当天举办的“产业聚势 链动白沙”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县委主要负责人提出将对低空经济产业链实施“链长制”,以白沙元门机场为核心,布局无人机研发制造、低空旅游观光、航空运动赛事及培训,打造集航空休闲旅游、通航服务、制造于一体的低空经济小镇。
据介绍,日前发布的《白沙黎族自治县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未来3年低空经济发展路径,提出要着力提升低空设施、完善低空服务、丰富低空场景、做强低空制造、优化低空生态,助力低空经济成为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力争到2027年,通航基础设施和飞行环境明显改善,低空制造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低空应用场景持续丰富。
围绕发展目标,白沙将开展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推进低空制造产业发展,依托元门机场建设航空器试飞测试基地,大力发展测试试验及适航服务,培育引进相关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申请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同时依托牙叉镇区位优势,发展低空航空器制造产业链,招引、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重大项目,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二是完善飞行保障体系建设,将加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分类分级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统筹规划布局智慧化低空飞行起降场(点),强化低空运行安全管控,确保低空飞行安全有序;三是丰富低空服务场景,开发各类低空消费项目和特色新业态,扩大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推动低空航空器在多领域的应用服务,同时培育低空衍生服务,鼓励企业开展相关培训业务,设立无人机培训基地,鼓励发展飞行器托管租赁及维修维护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