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受高空槽、中低层切变、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郴州国家高空观测站雾气浓重,能见度不足百米,高空观测业务开展异常艰辛。
“最紧张这样的天气,球一放出去就被浓重的雾气遮挡,什么也看不见;如果遇到静风天气,容易雷达过顶导致丢球;如果遇到大风,由于大风放球点与雷达存在高度差,是负仰角,只能手动抓球,也容易在抓球时,抓到旁瓣或者没抓住球导致丢球。”06时30分,测风业务值班员李志芳按照充灌气操作流程开始了“07时段”高空业务用探空气球的充灌工作,07时15分她牵引着探空气球来到放球点。
“数据正常,雷达正常,可以放球。”对讲机里传来高空站高级工程师杨晓云的放球指令。“准备,1、2、放球。”李志芳立即放飞探空气球,探空气球放飞的瞬间,就被雾气遮蔽,看不见了。
“滴滴滴……”急促的雷达报警声,让值班室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雷达仰角过顶,80度、85度、90度直到雷达控制机亮起红灯,表示雷达已经卡位,雷达自动追踪功能无法正常跟踪探空气球。
“快去看看北斗卫星导航探空仪的方位和仰角数据。”面对马上就要丢球的风险,杨晓云仍然保持着冷静。李志芳立即查看北斗探空仪的探空气球方位信息,借助北斗探空仪获取的数据,手动控制雷达抓取探空气球的方位和仰角:“方位243、仰角76°;方位245、仰角76;方位246、仰角77,好的,抓住了!”杨晓云根据北斗卫星导航探空仪的数据及时调整雷达,最终在放球后的1分57秒,成功找准了探空气球的空间位置。
据悉,郴州高空站今年八月正式开展L波段与北斗探空对比试验以来,借助北斗卫星导航探空仪实时定位气球的经纬度坐标,不仅最大程度减少了因天气等不利因素造成的探空数据缺失,同时北斗探空系统革新性地实现了观测数据实时接收并上传,大大提高了探空数据的可用率和稳定性。(审核:欧光付)
上一篇:中联智造:大国重器的“超进化”
下一篇: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