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 systematic map of machine learning for urba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作者:Marie Josefine Hintz 1,2,3 , Nikola Milojevic-Dupont 3, Felix Creutzig 1,3, Tim Repke 3, Lynn H. Kaack 2
作者单位:1柏林工业大学, 2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 3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期刊:Nature Cities
时间:2025
原文链接:
文章亮点
1. 首次采用系统性地图方法,整合WoS数据库与23个顶级机器学习(ML)会议论文,建立ML应用于城市气候减缓(UCCM)的全球性分析。
2. 揭示研究集中于数据富裕地区(东亚、北美和欧洲城市)的偏向性,发现了高减排潜力但研究不足的领域(如街道网络设计)与过度研究低潜力领域(如交通管理)的错配。
3. 将IPCC减排潜力分类与ML研究热点对比,建立气候行动优先级的量化匹配框架。
背景与目的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系统性地图方法(systematic map),遵循环境证据协作组(Collabor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vidence)和ROSES报告指南,通过以下步骤展开研究:首先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23个主要机器学习会议论文集中执行五组结构化检索式(涵盖ML+城市+建筑/交通/形态/废物+气候关键词组合),并补充Climate Change AI研讨会论文;然后对11,215篇摘要进行人工和机器学习辅助的优先级筛选(使用NACSOS平台及微调ClimateBERT模型),最终纳入2,300篇相关文献,并按43个影响领域分类;最后,研究人员基于标题/摘要提取案例城市地理位置(Geotext工具)、计算文献年复合增长率(CAGR),并通过联合国M49标准进行区域聚类,结合IPCC减排潜力等级评估研究分布偏差。
研究结果
编者点评
本文通过系统映射方法全面梳理了机器学习(ML)在城市气候减缓(UCCM)中的应用,揭示了研究热点与地理偏差(如83%研究集中在东亚、北美和欧洲),并提出了八项推动实际部署的建议,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结构化框架。
关键图表
下一篇:教育蓬勃力量涌动黄浦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