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资国企全系统征集并发布超70个技术应用场量。图为机器人搭地铁送货。
深圳国资国企百个应用场景签约仪式。
在深圳向“全球科技创新标杆城市”全速进发的征程中,党建始终是引领改革创新的红色引擎。
今年3月,面对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深圳国资国企以党建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以一场覆盖百个场景、链接千企万技的“双向奔赴”给出了答案——以城市为试验场,让创新需求与科技供给在真实场景中碰撞共生,有关经验做法获央媒专题报道。
2025年6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在深圳市召开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二次专题推进会,现场将“深圳市国资委打造百个支持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助力深圳全方位建设创新之城”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第一批专项改革经验进行全国推广。深圳国资做对了什么?
撰文:杜艳艳
受访单位供图
党建领航场景搭建 以“百个场景”打造科技企业试验田
今年以来,深圳国资国企以党建为抓手,锚定科技创新核心任务,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技产业融合的实践优势,以场景应用为切入点、产业空间为主阵地、金融赋能为工具,推动自身从“资源持有者”向“生态共建者”转型突围。
在产业领域,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在全系统征集并发布超70个技术应用场景,持续指导市属国企与科创企业强化对接合作,打造形成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服务创新为导向的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在空间保障上,会同南山、龙岗等区政府统筹调配优质园区资源,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入驻、全要素配套”产业孵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科技企业空间要素成本和提高产业链资源对接效率。
在金融支持方面,推动资源向科技产业集中,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着力构建敢投善投金融服务生态,形成总规模超7000亿元国资基金群,投向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资金规模超90%。
党建强基品牌赋能 超40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深圳市国资委积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强化党的组织建设,打造特色党建品牌,让党建成为推动国企改革创新的“动力源”。
为了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落地落细,深圳市国资委改革和综合规划处创新打造“REFORM”党建引领发展闭环工作体系,即锚定科技创新驱动改革任务(Revolutionary),坚持党组织建设赋能业务工作(Empowerment),着力打造支部阵地支撑(Foundation),推动党员成长为改革尖兵(Outpost),努力形成改革成果(Results),持续驱动支部深化改革(Momentum)。
机关党委着力构建以“服务深圳·国资锋彩”机关党建品牌为引领,以14个机关支部党建品牌、N个国企党建品牌为支撑的“1+14+N”党建品牌矩阵,2024年12月成为深圳唯一入选全国20个示范党建品牌的单位。
截至目前,深圳国资已有超40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彰显了党建引领下深圳国资国企改革创新的强劲活力。
党建驱动机制创新 激活协同发展“新动能”
为有效激发市属国资国企创新能力、支持全面创新,深圳国资还围绕考核激励、成果转化开展体制机制改革。
具体而言,一是突出生态共建,助力深圳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发展,以场景应用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市属国企搭台、科技企业攻关、地方政府护航、金融资本赋能”产业联动生态,实现“生态共营、价值共创”。如深圳燃气集团与华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燃气、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共同申请、共享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打造新能源产业智能生态集群。
二是突出合作共赢,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应用场景开放,有效破解科技创新成果缺少应用场景的痛点,加快推动研发成果市场化转化,降低科创企业时间成本、试错成本、推广成本,实现优质场景与科创企业的双向奔赴。深圳环水集团引进的下水道机器人,需在潮湿、震动等特殊环境下作业,所处的真实强约束场景倒逼合作企业技术升级,远超实验室模拟效果。
三是突出场景赋能,推动市属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应用场景开放既为科技企业提供应用市场,更为市属国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有效促进市属国企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区建工集团应用水下机器人代替传统蛙人下潜检测,大幅提高水下桥梁巡检安全性,探地雷达提前3个月预警桥梁内部病害,结构类安全事件同比减少90%。
四是突出机制建设,提升市属国企自主研发创新力。强化考核激励,制定促进科技创新考核激励若干措施,提出增量研发投入200%视同利润加回、特殊贡献和里程碑专项奖励、长周期考核(最长9年)等创新举措。
党建引领成效显著 创新发展“硕果累累”
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属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资产、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和13%。机场集团规划建设全国首个低空运营总部基地;深创投投资各类科技企业超1600家,推动274家企业成功上市;深圳天使母基金孵化190多个“潜在独角兽”项目……
深圳国资国企科技创新持续加强。2024年深圳市属国企研发投入19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1%,高于央企和地方国企平均水平。推动建成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863计划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113个,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8家、专精特新企业81家。环水集团“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重投集团发布国内首个1200伏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助力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不仅如此,近年来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在科技创新方面超35项改革实践获国务院国资委、省国资委肯定。其中,投控公司入选全国7家地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深创投入选全国9家地方国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优秀案例,深能环保、深环科技入选地方57家“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耐心资本’扶持科技创新”“优质产业空间助力产业体系”“国企科技创新支持体系”等9项改革实践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综改试验标志性成果清单。在国家评估中,7家“双百企业”、6家“科改企业”获得优秀及以上等次,“双百企业”标杆数、优秀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