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到2025!联想AI长期主义,双1189亿登顶实至名归
AI改写双11规则!联想8年布局斩获19冠,89亿销量不掺水
2024年双11落下帷幕,各大平台没了往年的刷屏战报,倒是联想悄悄交出了89亿的成绩单。
京东电脑竞速榜19个冠军收入囊中,平板三季度出货量在头部品牌里增速最快,moto热门机型销量也大幅攀升。
在AI成为行业新战场的当下,联想这波战绩不算意外,但深究下来,这背后藏着整整8年的布局,可不是临时跟风能做到的。
今年6月逛重庆的联想门店时,被一个叫“乐享壹号”的机器人吸引了。
本以为就是个能说话的展示道具,后来发现它是真能干活。
不仅能把产品参数讲得明明白白,还能根据企业客户的需求出定制方案。
店员说,自从有了这个“硅基员工”,进店的人多了不少,销售额也跟着涨了。
这事儿让我觉得,联想的AI不是贴在产品上的标签,是真的用在了实处。
联想的AI产品能卖得好,核心是它解决了用户的实际问题。
就拿YOGAAir14AuraAI元启版来说,搭载的英特尔处理器带了强大的NPU算力,能流畅运行本地大模型。
经常出差的人怕是最有体会,断网的时候想转写会议录音、生成文档,以前根本没法弄,现在这台电脑就能搞定,响应速度比云端快多了。
不止PC,联想整个智能设备矩阵都被AI改造了。
motoX70Air能实时语音翻译,跨语言沟通不用再翻手机APP;小新平板能预测手写内容、整理笔记,学生党用着确实方便。
更关键的是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升级到3.5版本后,能让这些设备协同工作。
比如在平板上写的笔记,打开电脑就能直接编辑,不用再传文件,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用过就很难回去了。
现在很多品牌都在喊AI口号,但不少产品只是加了个简单的智能功能就敢叫AI产品。
联想不一样,它的AI已经渗透到产品的核心体验里。
全球WindowsAIPC市场中,联想占比领先,天禧AI的周活跃度也不低,这些数据能说明问题,用户愿意为真正有用的AI买单。
能把AI玩得这么溜,联想可不是临时抱佛脚。
早在2017年,刘军重返联想后就提出了“联想智慧中国”的愿景,还组建了首支AI研发团队。
那时候AI还没像现在这么火,很多企业还在观望,联想已经开始投入研发了。
这种超前的判断,放在当时确实需要魄力。
接下来的几年里,联想一步步搭建起全栈AI体系,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服务,形成了完整的生态。
本来以为这种长期布局短期内看不到效果,没想到在近几年的618、双11中逐渐爆发。
2024年双11的89亿销售额,就是对这8年深耕的最好回报。
在营销上,联想也用AI玩出了新花样。
以前双11,很多品牌都是砸钱买流量、降价冲销量,最后赚了吆喝不赚钱。
联想反其道而行之,用AI优化了整个营销链路。
系统会分析用户在官网上的浏览记录、咨询内容,生成精准的用户画像,然后推送合适的产品和优惠。
销售环节中,能实时追踪项目进度,提前预警交付风险。
售后服务更有意思,能通过设备运行数据预判故障,主动联系用户维护,不用等用户找上门。
这种全链路的智能化改造,让营销效率大大提升。
每一分营销预算都花在了刀刃上,产品能精准触达潜在消费者。
而庞大的销量数据,又反过来夯实了联想的品牌地位。
消费者看到联想双11卖得这么好,自然会觉得它是行业领导者,下次买相关产品时,就会优先考虑。
这种“品质即效果,效果即品牌”的逻辑,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
它需要产品品质过硬,还需要有高效的营销手段,更需要长期的战略坚持。
联想把这三点都做到了,才在双11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双11的89亿战绩,是联想AI战略的一个里程碑,但不是终点。
现在行业的AI竞赛已经从“有没有”进入“深浅”阶段,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深耕AI,AI功能也会逐渐成为行业标配。
联想接下来要做的,是构建更强的软件生态和系统级优势,才能持续领跑。
毫无疑问,联想的案例给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它证明了长期主义的价值,也展示了AI如何真正赋能产品和营销。
在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加入AI赛道,但只有像联想这样,不追逐短期风口,深耕核心技术,真正解决用户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联想的AI故事,还在继续,接下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下一篇:全网超174万人次观看本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