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在结核防控中普遍面临“有设备、缺人才”的现实困境,而阅片能力跟不上,可能导致胸片结果解读不准确,影响结核病早期发现与干预。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以来,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依托全市医检互认平台引入AI智能阅片系统,在黔江区、九龙坡区启动试点数据采集工作,通过技术赋能探索基层结核筛查“智能升级”路径,为后续完善系统、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据悉,该系统聚焦“基层拍片—AI初筛—专业复核”的核心流程设计,此次试点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在不同疫情特征区域采集数据,优化AI算法精度与系统适配性。目前对两个区域开展的两轮数据采集显示,在约1.5万例胸部检查(含 DR 胸片与胸部 CT)中,AI 系统检出约800例疑似病例。这些数据不仅为分析区域结核疫情特征提供参考,更成为AI算法迭代的关键“校准素材”。
黔江区的前期实践,更凸显了AI 技术对提升筛查效能的潜在价值。2024年,黔江区曾对4.4万名老年人开展结核病筛查,仅发现30余例患者,筛查结果与区域实际疫情存在明显差距。此后,当地尝试通过AI智能阅片系统对胸片进行辅助筛查与复阅,最终确诊190例肺结核患者,早期检出率显著提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影像诊断能力不足,AI能先把结核疑似病例‘挑’出来,让专业机构复核更有针对性,既减少漏诊风险,又节省人力成本。”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放射科副主任石爱军表示,这一探索为试点数据采集提供了实践参考。
目前,试点已初步构建起“数据采集 — 算法优化 — 流程模拟” 的工作框架:基层医疗机构拍摄的胸片上传至影像云平台后,AI系统先完成全量初筛,疑似病例同步至定点医院进行人工复核,整个流程通过数字化手段追踪记录,为未来形成“筛查—诊断—管理”闭环积累经验。
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将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纳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DR纳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后,基层的设备基础越来越好,为AI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广阔场景。”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党总支书记范君表示,当前的试点数据采集与系统调适,是为后续全市推广“打前站”,未来这类智能工具有望成为基层结核病防治的“标配”,为终结结核病流行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