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移动安徽公司合肥分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移动”)聚焦食品安全“追溯链条长、监管难度大”等痛点,充分发挥5G、物联网、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优势,与市场监管部门紧密协作,用科技力量充当起守护食品安全的“前沿哨兵”,在全市加快推进“AI+明厨亮灶”项目落地应用与监控接入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省市场监管局明厨亮灶平台首批接入,构建“技术赋能、智慧监管”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
技术筑基 “AI+5G”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11月15日,长丰县双凤经开区某食品生产企业的操作间内,数名身着统一工装的工作人员正在流水线前忙碌,对产品进行分拣、打包。车间内,4台高清监控摄像头将各个生产环节实时捕捉、完整呈现,实时传输至省市场监管局明厨亮灶平台。
这是合肥移动协同监管部门推进食品销售环节可视化监管工作后的生动写照。这项基于移动“千里眼”视频云服务打造的“AI+明厨亮灶”创新项目,以高清智能视频能力为核心,通过在食品生产企业核心操作间等关键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并依托5G高速网络实时传回清晰画面,无缝对接监管平台,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食品安全共治网络。
“以前因为事务繁杂人手不足,诸多细节难以全方位兼顾。现在有了移动‘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各项流程变得更加规范透明,真正实现了食品安全的无死角监管。”长丰某食品企业的负责人一边熟练地操作电脑,一边介绍企业接入“明厨亮灶”平台后的成效。
据悉,“AI+明厨亮灶”项目融合5G+AI智能识别技术,平台能精准识别操作间工作人员的着装规范以及整体卫生环境状况。当工作人员未规范穿戴工帽、口罩、违规吸烟或厨房存在鼠患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并触发警报,及时提醒企业管理人员予以整改,从而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对于我们而言,‘明厨亮灶’成了招揽生意的‘金字招牌’,现在不少客户考察时看到这套系统,都表示‘操作间干净整洁,下单很放心’,信任度明显提升。”长丰某食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创新融合 构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新范式
过去,食品安全监管长期面临“点多面广、人力不足”的治理难题,如今,随着“AI+明厨亮灶”项目的落地,合肥市在推进食品销售环节可视化监管方面,拥有了强有力的现代化抓手。
合肥移动“AI+明厨亮灶”项目深度融合了监管部门、食品、餐饮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管需求,不仅将食品操作间从“闲人免进”变成了“晒在阳光下”,更整合“政府监管+企业自查+社会监督”三方力量,形成了全流程、可追溯的闭环管理。
“过去靠‘腿跑眼查’,监管覆盖有限;现在有了科技助力,加上与移动的协同,监管效率大幅提升。在视频巡查中,一旦发现隐患问题,能第一时间进行查处,让食品安全隐患在萌芽阶段就被阻断。”一位来自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
“AI+明厨亮灶”项目的上线不仅提升了监管效能,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实现从“人海战术”到“智慧洞察”、从“事后追溯”到“事前预警”的积极转变,还能促使更多商家主动规范后厨操作流程,保证餐饮食品安全,形成良性循环。
据悉,“AI+明厨亮灶”为问题追溯提供了依据。这种“政企分工、数据互通”的模式减轻了基层监管压力,让食品安全监管不再是“独角戏”,也让监管有了“精准抓手”。
与此同时,该项目让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透明可查,形成“源头可溯、环节可控、责任可究”的闭环管理。既满足了精细化管理需求,也实实在在地赋予了社会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推动了食品餐饮行业向透明化、规范化方向持续迈进。
多元共治 打通智慧监管“最后一公里”
作为“AI+明厨亮灶”技术核心支撑方,合肥移动充分发挥通信网络与服务优势,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食品企业提供从设备选型、网络调试到系统接入的“一站式”服务。
“目前该项目已形成标准化模块,完成学校场景应用接入工作,正进一步向餐饮商户、外卖平台延伸,通过‘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的模式,让‘透明厨房’成为食品安全的标配。”合肥移动“AI+明厨亮灶”项目团队表示。
目前,“AI+明厨亮灶”项目已在全市多家食品企业和农贸市场落地生根,合作商户的数量持续增加。
未来,合肥移动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使命担当,聚焦食品安全领域,持续深化AI技术与餐饮场景的深度融合,加速拓展应用边界与功能创新,主动构建与餐饮平台、监管部门的协同生态圈,助力餐饮行业监管体系迈向智能化、精准化、全链条升级新阶段,更好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建设贡献合肥“数字力量”。(唐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