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杨洁)在11月21日举行的2025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指出,通信范式的根本性变革已然来临,未来的核心不再仅仅是数据的无损传输,而是智力的感知、流转与生成。这一从“数据搬迁”到“智力搬迁”的深刻变化,将彻底重塑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启万物智联的崭新纪元。
站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新起点,张平认为,移动通信的发展重点将发生战略性转移,“如果说5G是实现‘万物互联’,那么6G的目标就是实现‘万物智联’。”
对于两者区别,张平阐释,“互联”主要解决的是连接的通达性问题,只要技术到位,便能实现;而“智联”则要求通信对象具备类似人类的感知、意识甚至决策能力,能够主动理解意图、发现规律并执行任务。
“这就必然要求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进行一场‘基因级’的融合,而非简单的功能叠加。”张平提出了一个关键概念——内生人工智能。“传统的通信逻辑是追求在限定成本与功耗下,实现数据的无损‘搬迁’;而当前的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往往依赖于巨大的算力,对成本功耗不甚敏感。将二者结合,必须创造一种全新的技术体系,让智能如同呼吸一样内生于通信网络之中,这就是6G需要攻克的核心难题。”
张平认为,人工智能与通信的深度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会呈指数级增长,6G预计将催生一个十万亿元级庞大产业。“这个市场不仅体现在通信本身,更将辐射至数字经济的方方面面,为数字农业、智能制造等千行百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张平补充。
上一篇:就业指导应跟上新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