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正点财经》)脑机接口让“心想事成”具象化,但这项技术并不是让我们拥有超能力,更多的是帮助失能患者康复。医疗领域是脑机接口的典型应用场景,目前这项新技术正在大量应用累积中逐渐成熟。
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医生正在为病人进行颅内压检测。以往像这样的检测都需要进行开颅手术,周期长、感染风险大,而借助搭载脑机接口的设备就能实时获取患者颅内压力信息。
除了诊断,脑机接口正被用在脑疾病患者的运动康复中。医生表示,目前这里已经有十余种设备投入临床试验。产学研正加速合作,针对各类神经疾病探索综合性的脑机接口解决方案,打通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天津市环湖医院副院长 巫嘉陵:脑机接口代表的是未来医疗方面的新质生产力。我们拿出30张床位来做脑机接口的病区,形成规模效应,迅速在脑机接口方面布局相关的临床研究,使更多脑机接口的医疗设备能落地,真正为百姓服务。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出台专项行动方案,从国家到地方合力布局产业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软件产业研究室副主任 黄文鸿:我国在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大技术路线上均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开始探索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的价格项目,标志着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预测2025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初步构建了从电极、芯片等上游,到算法、软件等中游,再到医疗、康养、娱乐等下游的产业链雏形,为“十五五”时期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软件产业研究室副主任 黄文鸿: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脑机接口有望率先在医疗康养市场形成蓝海,并逐步渗透至更广泛的民用市场,成为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技术力量。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