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公理与正义,奉时光予少年。冬日暖阳下共赴一场法治之约,听孩子们用梦想造句遣词,讲述蓬勃绚烂的青春心事;看他们用热念谨守纯稚,演绎独一无二的法治故事。
法治之光,照亮青春舞台
12月22日上午,由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西城区教工委、西城区教委、共青团西城区委员会共同举办的 第二十五届“西检杯”西城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岳向阳,西城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区委办公室主任王中峰,西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张军出席活动。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呵护下, “西检杯”25年来不断拓展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范围,不断探索 创新竞赛形式,首次采用 “命题作文”的形式,锚定影响未成年人安全用网的突出问题,以 法说少年“网”事 照亮e路青春为表演主题,采用 线上录制普法短片预赛展演、线下表演法治短剧决赛比拼的竞赛模式,鼓励参赛学生培塑首善标准的网络法治素养,传递积极健康的网络青春能量。经过预赛阶段的激烈角逐,共有 10支代表队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少年心声,法治故事生动上演
“有国才有家,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安全上网,和放任、沉迷说不!”进入决赛的10支参赛队各显其才、各展其能,围绕着 数智时代网络诈骗、网络舆论、AI风险等热点问题,选题与演绎深刻 把握互联网时代的脉搏,融入法治精神的哲思,奏响网络安全保护的旋律,字字铿锵、妙语连珠。小选手们快板、朗诵、rap,各式歌舞齐齐上阵,通过人物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或富于鼓动、或铿锵有力的语言和动作,将剧情演绎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在故事情节一步步地深入中,展现着 法治思想的内涵和法律文化的魅力,为现场观众奉上一场 身临其境的法治文化盛宴。台上热情洋溢、高潮迭起,台下笑声朗朗、掌声不断,法治的种子在青春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为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和赛事的趣味性,决赛还设有 未成年人法律知识问答环节。题目设置围绕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热点问题,与剧目内容环环相扣;主持人和观众谐趣交流,互动氛围轻松活泼;更有资深法学专家何挺教授答疑解惑,竞赛现场变身普法课堂,观众“面对面”以案学法。
荣誉加冕,法治之路继续前行
经过从初赛到决赛的激烈角逐,经过五位评委的共同评议,最终评选出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最佳演员奖10名及最佳指导教师奖。北京育才学校代表队的法治舞台剧《熊猫爱吃巧克力》、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代表队的法治舞台剧《明明明白》夺冠。
奋斗小学三年级的唐米淇同学说:“这次参加‘西检杯’的经历,不仅让我更加自信、更有团队意识、开始热爱表演,也让我明白了网络安全有多重要。我也想把这份勇气和智慧带给大家。”北京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年级的魏思宇同学、耿若宜同学参赛后感触颇深,“感谢‘西检杯’这个平台,我们想借此告诉每一位观众,在网络化信息化极速发展的当下,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法治教育,“未”完待续
二十五年来, “西检杯”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要求,结合新时代学生成长特点和学法需求,紧密跟随法治进程脚步,提升 创新性、时效性、专业性,积极发挥其作为 西城区法治教育特色品牌的辐射效应,与 “新起点”品牌、“云上普法”平台、“法治副校长”团队、“走进检察院 走近检察官”青少年体验式普法特色活动,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竞赛活动的体验者、参与者、实践者,转变为法治教育的见证者、宣传者、代言者。
“未”爱而来,向“新”而行,西城区检察院将继续保持昂扬的“探路者”精神,构建 具有温度的法治宣教品牌,打造 具有高度的法治文化阵地,携手各方力量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扎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这项“朝阳事业”,助力培养崇尚法治、自信自强、担当起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
最高人民检察院, 天津市、山西省、青海省等地检察机关,中国国家话剧院,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青少年发展和权益维护部,西城区法院,西城公安分局,西城区司法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
来源:北京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