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科学界的一条新闻直接火出圈,带动了中国万千网民的火热讨论。这一则新闻令无数人不禁感叹道后浪追前浪,前浪真的被拍到了沙滩上。这条新闻播报的是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展开。共同探讨关于科学发展的一些前沿问题,而其中最年轻的一位科学家,是一位15岁的高中生。
这个论坛并不是普通的论坛,他被世界人民称作是“最强大脑”的盛会。全球在世共有6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参加了这个论坛,包括图灵奖,麦克阿瑟夫奖以及菲尔茨奖这些天才奖的得主都参加了这一场盛会。
而在上海华东师大附中读高一的谈芳琳同学,以“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这个研究课题被邀请参加这个论坛,年仅15岁。她研究的这个课题建立了菲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之间的联系,解决贝祖数的最佳上界以及最佳下界的世界性难题。
将2013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加拿大数学家Rankin给出的粗糙的式子改进,给世界数学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这个答卷的撰写者,年仅15岁。世界也给了她应有的荣誉,“世界最年轻科学家”的荣誉称号被戴在了谈芳琳的脑袋上。
当这件事迹被报道出来后,瞬间就引爆了整个网络。更引起了外界对其的广泛关注,许许多多的科学家都对其赞叹不已,但是谈芳琳却并没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关注与赞赏冲昏了头脑,反而十分注重低调。
据传央视曾经像谈芳琳约一期专访,但是谈芳琳却婉言谢绝,理由是“不想被妈妈看到”。而说起参加这个顶尖科学家盛会的体验,她却谦虚的说自己只是来见见世面而已。且坦言自己的知识储备比不上那些站在台上的大咖们。
在成果介绍的环节自己仅仅只能听得懂数字建模相关的环节,而物理学也勉强听得懂一些。但是其他的内容都十分吃力,还需要好好的学习。而关于科研,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下午的圆桌论坛环节,谈芳琳抓住了机会向重量级嘉宾,2019年涡轮阿尔伯奖的吉罗·麦森伯克提出了问题。
她问的并不是什么科学问题,而是问出来自己心中的疑惑。就是关于做科研课题,最重要的科研品质是什么。当时吉罗教授给出的回答是,对于课题研究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面对失败的时候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因为在研究过程中,失败是每个研究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事后谈芳琳告诉记者,这个回答解开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结。因为自己最近做的一个课题,都快两个月了却没有任何进展,有一些灰心丧气。在听到了吉罗教授的鼓励之后,她意识到了自己现在正是需要这种越挫越勇的精神的时候。
而当这个话题冲上了热榜之后,网友们的第一反应竟然也是“不能让我妈妈看到”,不过此意非彼意。而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华新一代陆陆续续顶上了科研第一线。令中国的科研圈子更有活力,而我们也看到了中华继续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