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的数智技术与医疗健康数据要素正不断地融合和迭代,驱动着领域的深刻变革。11月1日,第十届生物医学大数据·智能技术会议暨2024四川网信“数智领航”第十四期川网联“走进新质生产力前沿”系列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旨在加速推进网络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与蓬勃发展,推动医疗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会议现场,《医学数据科学》进行了现场发布。
据悉,四川作为生物医学和医疗大数据重点发展的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先发优势。省内拥有全国首个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了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29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了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200余座国家重点科研院所,构筑了DNA编码化合物库、国际互认的新药临床前评价基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刘伦旭在致辞中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加强临床医学与文理医工交叉融合,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智慧医疗、医工结合等前沿新兴学科的探索。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作用,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的创新成果的涌现和转化。
会议现场,《医学数据科学》进行了现场发布。“该书由14个单位、5个学科、24位专家共同编写,作者团队共51人,历时两年完成。通过这本书,我们希望向学生以及医学科学研究人员展示不同学科或专业的科学家们解决医学问题的思维模式、看问题的方式,以及对医学问题的理科、工科和医科的思考和未来展望。我们希望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启发思考,激发潜能,从而帮助培养医学数据科学交叉人才。”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教授张伟介绍。
在学术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围绕《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进行演讲;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院陈洛南分享了《复杂系统科学与AI赋能的疾病预测及预警》;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筱茜公开了《医疗大数据的华西实践路径》。
下午,参会嘉宾前往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四川大学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进行实地调研,近距离感受四川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发卫生健康发展新动能。(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胡旭阳)
上一篇:微盟的Agentic AI决心
下一篇:长安智能化自研告别「PPT」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