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55MW光伏发电项目的光伏方阵运行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组件效率、逆变器性能、支架强度、集电系统容量以及监控维护等多方面因素。
1.光伏组件阵列设计
组件规格:
单晶硅光伏组件,功率等级为360W/320W(单片),效率约18%-22%,根据光照条件和温度调整。
总功率:55MW,假设组件功率为500W/450W,则需要约100,000片组件(若效率为18%,则总发电量略高)。
阵列布局:
按照光照均匀性设计,采用单晶硅组件阵列提高效率。
阻碍物最小化设计,确保组件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避免遮挡,提高集光效率。
2.逆变器选择
逆变器参数:
配备55MW功率等级逆变器,选择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逆变器(如ABB、Siemens、GE等)。
逆变器电压跟踪能力强(±1%-2%),可承担55MW输出功率。
具备温度自适应功能,适合长时间运行。
3.支架和安装系统设计
支架选型:
使用碳钢或不锈钢支架,防腐蚀处理(如热浸镀或涂层)。
根据安装地形设计,采用全地形适应性支架,可固定或半固定安装。
高强度结构设计,确保能承受最大阵列重量(约每平方米重量20kg)。
安装系统:
采用模块化安装系统,减少人工成本。
支架间安装托盘,防止组件倾斜或滑动。
电动葫芦或叉车用于快速更换组件。
4.集电系统设计
集电系统容量:
配备55MW集电系统,采用高功率密度电缆(如15kV 4/6 AWG),确保电流安全输出。
集电系统布局合理,避免电缆过载,确保系统稳定。
电缆和连接方式:
使用绝缘性能好的电缆,具备抗腐蚀和抗老化能力。
采用分段连接,减少电阻和接触电势。
5.防风降雪设计
防风设计:
使用高强度结构,确保阵列稳固。
采用垂直支架设计,减少风浪影响。
防雪设计:
防风降雪材料(如防腐蚀涂层)覆盖支架和组件。
雨水导排系统,防止积雪融化导致结构损坏。
设计方案示例1
1. 光伏组件选择
类型:多晶硅或单晶硅光伏组件。
功率:假设选用320Wp的单晶硅组件,提高效率和能量密度。
数量:根据项目总容量55MW,所需组件总数大约为55,000,000/320≈171,875块。
2. 安装角度与方位
倾斜角度: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纬度(假设位于北纬30°左右),最佳倾斜角度约为当地纬度减去5至10度,即约20°至25°。
方位角:为了最大化日辐射量,通常建议朝正南方向安装。
3. 组件布置与间距
行间距:
为了避免冬至日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出现阴影遮挡,需要计算合理的前后排间距。对于20°的倾斜角,使用公式D =H ×tan(θ )+S ,其中D是间距,H是组件高度,θ是太阳高度角,S是额外的安全距离。在本案例中,假设组件高度为1.6米,太阳高度角约为30°,安全距离设为1米,则间距D约为2.8米左右。
列间距:
考虑到维护通道的需求,列间距通常设置为至少1米。
4. 串并联设计
串联数:
根据逆变器的最大输入电压限制(例如550V),结合组件的开路电压(假设为45V),计算得出每个支路应串联的组件数为550/45≈12块。
并联数:
根据项目总容量和每条支路的输出功率,确定需要多少条并联支路来满足55MW的要求。
5. 逆变器选型
型号:选择适合大型地面电站的集中式逆变器,如额定功率为1MW的逆变器。
数量:根据项目总容量和逆变器的额定功率,所需逆变器的数量为55,000,000/1,000,000=55台
综合效率:考虑电缆损耗、逆变器效率等因素后,系统的综合效率一般在80%-85%之间。
参数总结
光伏组件功率:320Wp
总组件数量:约171,875块
安装角度:20°至25°
行间距:约2.8米
列间距:至少1米
串联组件数:12块/支路
逆变器功率:1MW
逆变器数量:55台
系统综合效率:80%-85%
示例设计方案2
中国南方某地55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1. 项目概述
地点:中国南方某地,纬度约为北纬23°。
总容量:55MWp。
用地类型:农业用地与光伏用地复合利用,采用农光互补模式。
2. 光伏组件选择
组件类型: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约为20%。
组件功率:选用370Wp的单晶硅双面光伏组件,提高发电量。
3. 安装角度与方位
倾斜角度:根据当地纬度及季节性太阳辐射特性,最佳倾斜角为当地纬度加10°至15°,即约33°至38°。
方位角:正南方向(0°),最大化日辐射量接收。
4. 组件布置与间距
行间距:
为了避免阴影遮挡,考虑到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较低的情况,假设使用公式D =H ×tan(θ )+S ,其中H为组件高度(约1.6米),θ为太阳高度角(约30°),S为安全距离(约1米),则行间距D约为2.8米左右。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采用了较高的倾斜角,需要更大的间距来避免阴影影响。
列间距:
为了便于农业机械操作,列间距通常设置为至少2米。
5. 串并联设计
串联数:
考虑逆变器的最大输入电压限制(如1000V),结合组件的开路电压(约46V),每串大约串联20块组件。
并联数:
基于总容量需求,计算所需的并联支路数。对于本项目,每兆瓦大约需要1,000,000/370×20≈1351条支路,整个55MW系统则需要约74,305条支路。
6. 逆变器选型
型号:选择适合大型地面电站的集中式逆变器,额定功率为1MW或更高。
数量:根据项目总容量,所需逆变器的数量为55台。
7. 系统效率分析
综合效率:包括电缆损耗、逆变器效率等因素后,系统的综合效率预计在80%-85%之间。
参数总结
光伏组件功率:370Wp
总组件数量:约148,649块
安装角度:33°至38°
行间距:大于2.8米(具体数值需进一步优化)
列间距:至少2米
串联组件数:20块/支路
逆变器功率:1MW
逆变器数量:55台
系统综合效率:80%-85%
上一篇:最新消息!天问二号计划上半年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