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 方杰
探索未知的旅途中,少年以科技为翼,以创新为帆,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科创学子——于子轩的世界,见证他如何从一名对科创充满好奇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为在科创赛事中屡获佳绩的佼佼者。
初识科创 点燃梦想
于子轩的科创之旅,从小学就开始了。当他参观科技馆,看到琳琅满目的科技展品时,科技的魅力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他阅读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到《三体》,激发了孩童时代的科学想象力;他玩乐高积木,拼装榫卯结构的建筑;他操作EV3机器人,自学Scratch编程。自此,科创的梦想在他心中开始萌芽。
接受挑战,追求成长
随着对科学兴趣的不断加深,于子轩在初中时期主动申请加入了学校的科技创新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学习科创项目及白名单比赛的相关技能知识。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每一个机器零件的组装都凝聚着他的汗水,每一行代码的编写都凝聚着他的智慧
他通过参与一个又一个赛事来检验科创学习的效果,不断登上更大的赛场,终于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决赛(全国)。
荣誉满载,感恩同行
在不懈的努力下,于子轩在科创赛事中取得诸多成就:2024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决赛(全国)互联网+无人驾驶主题赛三等奖,2024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华南赛区(广东)互联网+无人驾驶主题赛一等奖,2023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华南赛区(广东)互联网+无人驾驶主题赛二等奖,南山区第25届科技节萝卜圈虚拟机器人中学组一等奖,南山区第25届科技节超能行动中学组二等奖,南山区学生人工智能超变战场三等奖……
这些沉甸甸的奖项,是对他个人才能的赞誉,也是对学府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成果的肯定。背后离不开信息老师们:张红玉、邓雷成、王俊乐、柳昌灏的支持与悉心指导。他深知,没有学校的悉心培养、老师的专业指导以及队友们的相互支持与鼓励,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团队协作,共绘蓝图
参与多项科创赛事的经历,让于子轩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他和队友们一起讨论方案,协作解决难题。
比如,在超变战场的赛前准备中,大家通过2v2模拟实际比赛,在周末自发组织加练,发现增加配重来增加机器运行稳定性等各种最佳方案,这种并肩作战的经历,让他们学会了倾听、尊重与合作,也让他们在科创路上收获到宝贵的友谊。
面对未来,于子轩满怀憧憬。他相信只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勇于探索,不断学习,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未来的路途漫长,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会积极参与到科技改善人类生活的实践中去!”于子轩动容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