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 通讯员 曾理
2月20日下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医生刘步睿完成了一天的手术工作,回到办公室开始书写病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将患者前期有关病历复制粘贴到智能分析工具DeepSeek后,输入指令“生成病程记录”,AI经过一阵思考,自动生成该患者相关病程记录。最后,他根据治疗实际对相关病程记录审核完善后在医生工作站提交病历,时间较以往节省近一半。
“自从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正式发布后,医院第一时间引入该大模型基座,并推出基于本地部署的智能应用。”新桥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主任肖晶晶说。
近日,新桥医院门诊部进行了一场多学科联合会诊。一位甲亢合并心衰、粒细胞缺乏、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经过前期治疗后并未痊愈。近两个月还出现了畏光、流泪、眼胀、间断重影等可疑甲状腺相关眼病症状。会诊中,内分泌科、眼科、放射科、肿瘤科、药剂科、核医学科等专家分别就各自领域提出了相关诊断与治疗意见。随后,专家们就该病例相关情况向DeepSeek发起了提问。参与会诊的一位教授谈道,DeepSeek的相关答复与大家给出的会诊意见基本上一致,有些内容还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除了能给医生帮助外,护士们也用DeepSeek来辅助完成排班和撰写护理计划。神经内科监护室护士长黄鹂在工作站上打开DeepSeek录入“生成一个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的护理计划”,获得了护理评估、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四个方面的答复,并对相关的护理内容进行了拓展解答。
新桥医院信息科主任、高级工程师陈学涛表示,DeepSeek接入医院以来,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就发起了826例咨询,其中包括医学知识问答、病情分析、诊疗方案建议、病历自动生成、辅助办公等。
据了解,在新桥医院,不仅仅是DeepSeek这一项AI技术辅助于临床工作。肖晶晶介绍道,目前已集成了238个科研分析工具,可以高效完成临床数据结构化治理和分析,极大地加速科研工作的进程。下一步,该院将扩展“智慧大脑”的知识面,更好服务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同时,还将继续研发问答机器人之外的多种形式智能体,使大模型服务变得更加主动、便捷、智能,面向医院各科室提供各类医疗AI研究与应用。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