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欧阳智慧 王玉颖)“植”此青绿,唯“毒”不种。3月12日是第47个中国植树节,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公安局组织禁毒大队民警和禁毒社工走进该县城关镇东坡村,开展“禁种铲毒”踏查暨宣传教育活动,以严防毒品原植物种子落地,不让“罪恶之花”悄然绽放。
民警向群众宣讲禁种铲毒知识。通讯员 供图
据了解,保康县公安局于3月3日在全县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禁种铲毒”踏查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各派出所、禁毒大队形成以“民警+禁毒社工+村干部+网格员”为成员的禁种铲毒踏查小组,采取“天上巡查+地下踏查+宣传覆盖”全方位的踏查宣传教育方式,进而增强群众禁种铲毒意识和自觉性。截至3月13日,全县公安机关已开展“空地”踏查11轮次,组织禁种铲毒宣传18次,受教育群众达1.5万余人次,从源头上遏制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民警在田间地头踏查毒品原植物。通讯员 供图
“禁种铲毒正当时,踏查宣传护净土。”工作中,保康县公安局组织禁毒大队和所辖11个乡镇派出所民警走村串户,对城乡非法种植罂粟原植物情况进行地毯式拉网排查,特别是对田间地头、废弃厂房、破旧院落等偏僻位置进行重点踏查,确保踏查过程不留死角、不放过一株一苗。与此同时,通过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告示、召开现场会以案说法等方式,积极向群众普及禁毒法律法规和禁种铲毒知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毒品诱惑,并积极检举身边涉毒违法行为。
民警在田间地头踏查毒品原植物。通讯员 供图
“罂粟可提炼毒品,长期食用会上瘾,对身体有害,如抑制呼吸等。”民警一边发放宣传单页,一边向村民解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触犯的法律条款,“私自种植罂粟,哪怕只种一株都违法。非法种植罂粟不满500株的,按治安案件处理;非法种植500株以上的按刑事案件处理。”东坡村村民李女士在接受民警踏查宣传教育后,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种植罂粟的后果这么严重,我要跟亲朋好友都宣传到位,绝不能因为想用罂粟‘烫火锅’而犯大错!”
“保康是一个山区县,地广人稀,非常适合罂粟的生长。然而,少数村民法治意识淡薄,导致往年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案件频繁发生。究其原因,多为罂粟好看可观赏、误信偏方能治病止痛、叶子烫菜好吃等所致。”保康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春季正值毒品原植物罂粟的生长季节,也是易发现、好铲除的有利时机,下一步将加大禁种铲毒力度、普及禁毒知识,引导群众成为禁种铲毒工作的参与者、宣传员和监督员,并号召群众杜绝种植、敢于举报,切实让“种毒违法、种毒必铲、种毒必究”的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