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夏晨翔 见习记者 关帅康】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部分企业在加工虾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包冰增重、虚假标注标签信息等问题,引起消费者广泛关注。
3月16日上午,大河财立方记者实探河南万邦国际水产冻品物流城,多家商户表示,“无虾仁在售”。
同时,记者获悉,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下发排查通知,以市场销售虾仁产品为重要检查对象全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着力净化虾仁产品市场消费环境。
“3•15”曝光,虾仁超量添加保水剂
公开资料显示,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常用复合磷酸盐,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在虾仁生产中,适量添加磷酸盐能够保持虾仁水分、提升口感、延长保质期。
国家对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添加比例有明确规定,根据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冷冻虾仁中,磷酸及磷酸盐以磷酸根计,每1000克最大使用量为5克,即千分之五。
然而,部分不法商家将保水剂当作了虾仁增重的工具。“3•15”晚会报道,某不法企业会根据客户要求,定制不同规格的虾仁。其中,一种虾仁的磷酸盐添加量达到千分之三十,浸泡十几个小时后,虾仁保水率高达20%,即虾仁增重20%。
据业内专家介绍,少量摄入磷酸盐对人体不会产生影响,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人体内钙磷比例失衡,引发缺钙问题。此外,长期过量摄入磷酸盐,会使尿液中磷酸盐比例增加,增加得结石的风险。
除了违规过量添加保水剂外,还有不法商家通过包冰的方式对虾仁二次增重。据“3•15”晚会报道,通过包冰甚至可做到“一斤虾仁七两冰”的程度。
此外,尽管有企业在加工时添加了磷酸盐,但并未在成品外包装上进行标注,成分表仅标明虾仁和水。报道中显示,相关企业工作人员直言,这样的保水虾仁,他们自己不吃。
实探万邦,多家商户已无虾仁售卖
“保水虾仁”问题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后,郑州市虾仁产品销售市场有何反应?
3月16日上午,大河财立方记者实探河南万邦国际水产冻品物流城,走访了近20家门牌上明确标注有“批发虾仁”字样的商户,均被告知“无虾仁在售”。
据商户介绍,“3•15”晚会曝光后,万邦市场管理方已连夜检查各商户虾仁产品和库存情况,要求商户将在售虾仁进行自查、退回、封存、暂停销售等处理,且近期暂停进货。“大家都需要严格筛选供应商,确认质量安全合格后,才能销售。”有商户告诉记者。
“你们今天在我们市场里估计是买不到虾仁了,现在市场里没有哪家商户敢卖虾仁。大家都需要严格筛选供应商,确认质量安全合格后,才能销售。”该商户还告诉记者。
对于是否对商户进行了相关检查,以及后续如何监管等问题,大河财立方记者尝试联系万邦市场管理方,截至发稿对方并未接受采访。
不过,记者注意到,针对“虾仁”问题,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开展涉事虾仁产品排查整治工作。
3月16日,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下发排查通知,开展对涉事7家企业生产的虾仁产品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
“此次专项监督检查以市场销售虾仁产品为重要检查对象,全面开展市场排查,对来自涉事7家企业生产的虾仁产品,要求立即封存、停止销售,依法严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严格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着力净化虾仁产品市场消费环境。”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