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
——2024年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
【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锚定七大战略和七个能力建支点③|湖北:以倍增效应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是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战略定位,其中就包括“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
我省“新春第一会”把产业作为支点之基,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我们要站位全局、立足实际、扬长补短,着力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湖北通过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正确之策、必行之举。
我们要立足湖北制造业底子厚实的基础,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重点领域聚势突破、布局抢滩,以领域全覆盖、动能全激活、生态全贯通,实现湖北经济从“要素驱动”向“效能驱动”跃迁。
加快促进产业聚链成群
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串珠成链、集链成群,更加注重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更加需要推动产业从“点的突破”到“链的协同”再到“群的跃升”。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一些新兴特色产业集群往往具有极强的成长性、先进性、带动性。
我们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出补链强链;瞄准世界级、争创国家级、壮大区域级,做大做强“51020”现代产业集群;完善“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做实“链长”协调职能,突出“链主”主导地位,强化“链创”服务能力,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打造企业雁阵梯队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既要有领军企业、龙头企业这样的参天大树,也要有广大中小企业万木竞秀,既要有“大象军团”,也要有“蚂蚁雄兵”。
2024年,湖北6家地方国企进入中国企业500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万家,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经营主体连续4年每年新增百万户以上。
我们要乘势而上、蓄势而进,加大梯度培育企业雁阵的力度,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
产业倍增既是经济增长的“量变”,更是发展模式的“质变”。产业倍增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通过技术创新、要素聚合、制度优化等手段,实现产业能级的系统性提升。我们要突出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奋力跑出产业倍增的“速度与激情”,推动支点建设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策划:查昭、吴康安
统筹:王会
编辑:徐璇
设计: 刘晓洁、李砚青、张海若(实习生)
文字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