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董凤龙、通讯员聂峥、陈云)围绕湖北“建成支点”的重要使命,随州如何找准定位、精准发力?3月25日,随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25年随州市委一号文件进行深入解读。随州市农业、财政、文旅部门及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落实文件的具体举措。
随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苹介绍,2025年,随州市委一号文件明确锚定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市两大目标,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三方面精准施策。在农业发展领域,随州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5万亩以上,产量超29.7亿斤,同时推动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在5.8万人以上。此外,大力推进食用菌、粮油等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持续强化“随州香菇”“随州香稻”“随州泡泡青”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在乡村建设上,随州将全力打造10个明星镇街和100个精品村,借助科技赋能,升级“神农码”,搭建食品安全追溯、耕地监测和冷链物流智慧管理平台,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
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胡坤在介绍,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方面,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多年来持续从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清理规范村级工作事项、推进“清洁家园”行动,以及推行“积分奖励+”治理模式等五方面入手,以党建引领,健全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方法,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营造和谐有序的乡村环境。
乡村振兴,离不开财政的强力支持。随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张清战表示,2025年,随州市级财政锚定“三增”目标,积极保障乡村振兴财政投入。随州市财政局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在一般公共预算中的支出,通过加大投入、拓宽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等举措,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同时,落实惠民惠农补贴、农业保险政策等,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规范资金运行,提升使用效益。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康建中介绍,随州市文旅局将以文化惠民为核心,通过打造品牌活动、推动融合发展,助力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在文化惠民行动中,着力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施“基层文化人才振兴计划”,培育文艺骨干与团队,提升公共文化空间品质,开展送戏下乡等活动。在品牌打造方面,以“四季村晚”和“百姓大舞台”为抓手,创新“随州村晚”活动形式,做强“百姓大舞台”,举办各类文艺展演,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此外,随州还将推进“三进工程”深度融合,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拉动夜间经济,让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赋能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