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 邓波 发自缅甸曼德勒
3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辗转乘机,跟随国内救援队抵达缅甸7.9级地震受灾严重区域曼德勒。当地时间30日下午1时40分许, 当地气温高达41摄氏度,位于曼德勒市区的云南会馆内,上百名志愿者在临时搭建的救灾指挥中心忙碌着。余震突然袭来,旁边的礼堂一阵晃动,不少人纷纷从棚子底下逃生。
云南会馆
“不要慌,大家已经在最开阔的地方。”缅甸同乡会副理事长郭发兴挥手朝志愿者们示意,让大家不要慌张。之后,他又指挥大家合力将棚子平移,远离已在地震中受损的礼堂。
郭发兴
郭发兴是出生于曼德勒的华人,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活了58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地震。“不少房子受损,人员被困,也有华人华侨遇难。”他说,3月28日下午7.9级地震发生后,他和同乡会的成员们火速指挥,于次日在云南会馆的空地上搭建起一个救灾指挥中心。
“现在有百余名志愿者参与进来了,有曼德勒当地的华人华侨,还有外地在这边读书的年轻人,大家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郭发兴说。在指挥中心,大家分工明确,有专门登记和汇总信息的小组,有接收捐赠的小组,还有负责采购物资的小组,还有机械设备组、医疗组等。“我们备了口罩、消杀物资、氧气罐、还有处理外伤的药物和器械。”医疗组负责人张医生称,这些医疗物资有的是华人华侨捐赠的,也有的是同乡会自己采买的。
运送前来的物资
张发兴介绍,云南会馆有百余年历史,后来陆续又在原址盖了礼堂等建筑。这次地震,会馆也遭受影响。大门牌坊的琉璃瓦全被震碎,只剩下骨架。原用于同乡们聚会的礼堂,天花板被震落,墙体开裂,具有安全隐患。因此,云南同乡会这才将指挥中心搭建在礼堂外的空地上。以免发生余震,礼堂进一步受损。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不时有车辆将救灾物资送入会馆,有各种饮用水、食物,还有毛毯等。大家临时将礼堂当成仓库,将物资暂时存放于其中。
志愿者们正在搬运物资
3月30日,曼德勒当地的最高气温高达44摄氏度,志愿者们依然冒着酷暑在忙碌着。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指挥中心还有各种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移动信号不好,Wi-Fi热点网速也很卡顿,影响对外交流信息。郭发兴不停督促同乡会青年组的志愿者,快一点联系解决网络问题,确保指挥中心能更快与外界对接信息。
“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快一点将困在废墟中的幸存者给救出来。”郭发兴说,另外一些华人华侨的家在地震中受损,如果没有住处,来会馆登记,他们也会安排住处。
云南会馆内,忙碌的不止有郭发兴和志愿者们。还有设在这里的中国救援队的指挥中心,救援人员从这里出发,奔赴曼德勒市的多个救援点,冒着40多摄氏度的酷暑,在废墟之中探测生命迹象,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图片均为极目新闻记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