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自3月中旬社区团购平台淘宝买菜在郑州关停次日自提服务后,3月末,上述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关停。此后,淘宝买菜战略重心转向“农场直发”的快递模式。
其实不只是淘宝买菜,橙心优选、十荟团、京喜拼拼等都退出了社区团购,兴盛优选也上线了商城服务,通过快递发售商品。赚钱不易加上即时零售业态的兴起,成为社区团购转型的重要原因。
淘宝买菜退出社区团购市场
很久没在淘宝买菜购物过的肖先生3月30日打开淘宝买菜发现,其次日自提业务已经关闭了。不过,淘宝买菜的入口中各种生鲜产品依旧,只是分量从原本大多500克一份,增加到了1500克甚至2500克,收货方式变成了需要两三天的快递到家。
郑州市经开区一家烟酒店自提点负责人说,自3月18日起,郑州淘宝买菜自提点已逐步取消。“平台突然通知区域自提点不再做了,并催促我们结算激励金以及做好此前订单的售后。”上述负责人说。
目前,淘宝买菜微信小程序“淘菜菜超市”中已经没有可售商品,通过淘宝APP进入“淘宝买菜”,仅剩快递到家模式,宣传标语也已改为“农场直发,快递到家”,次日自提业务退场。
淘宝买菜前身叫“淘菜菜”,上线于2021年,主打“当日下单、次日自提”的社区团购模式。彼时正是社区团购的高峰,在淘宝之前,拼多多、美团、滴滴、京东等互联网公司也开始下场做社区团购。
通过团长社群引流、平台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当时以生鲜为核心的社区团购,成为吸引下沉市场用户流量的入口。鼎盛时期,行业融资频繁,日交易额突破千万元的案例屡见不鲜。
2023年5月,淘菜菜与淘鲜达合并,更名为淘宝买菜。不过,在坚持了4年后,淘宝买菜彻底转向“农场直发”快递模式,回归传统电商逻辑,选择退出社区团购市场。
亏损是压倒社区团购的重要原因
虽然关停看起来事发突然,但背后却是社区团购在经历了大量融资、快速烧钱扩张之后,几年之后依然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也无法“自我造血”实现持久发展的自然趋势。
在业务发展初期,社区团购能撬动大量下沉市场用户,因此其成为互联网大厂入局的原因。2020年底,美团曾表示社区团购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仗”。拼多多也将社区团购的入口,放在了首页与百亿补贴并列的位置。淘宝买菜随后入局,其入口也占据了淘宝首页非常显眼的位置。
但最终亏损可能还是出乎他们的预料。2020年至2022年,美团新业务分别亏损了108.55亿元、383.94亿元、284亿元,其中美团优选贡献了相当大的部分。3月22日,美团发布2024年财报后,美团管理层在回应提高盈利能力和缩小亏损的新举措时,再次提到了美团优选业务。
尽管美团优选非常努力,尽管运营效率逐年提高,仍然出现重大亏损。而未来的减亏方向,不是专注于提高市场份额,而是要提高加价率并减少补贴,同时关注用户的自然留存率。
多多买菜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多多买菜依然亏损。不过,多多买菜也在持续通过降低人力成本等方式来控制支出,媒体报道称,多多买菜部分人员将派往跨境业务Temu,多多买菜还在商品端坚持正毛利策略,并通过仓配端的成本调控来增加盈利空间。
淘宝买菜在阿里内部面临的不仅是亏损,还有集团层面聚焦主业、业务瘦身等压力。转为快递发货对淘宝买菜来说,减少了前置仓成本,可以实现轻平台、轻管理。
即时零售新业态冲击社区团购
除了亏损之外,新业态的兴起也是社区团购退潮的重要原因。从近期发布的财报来看,美团、京东、饿了么、顺丰等企业都在重仓即时零售。
相对于社区团购还要去自提点拿货,效率可达分钟级、直接送货上门的即时零售,更符合时下“懒人经济”的发展趋势。目前,不仅一、二线城市即时零售快速发展,下沉市场即时零售的增速更快,近两年我国县域即时零售的增速都超过了20%。
而时下的创新研发和技术投入也都聚焦即时零售,人工智能可赋能改良和优化物流、仓储等的算法、路径,提升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无人机等新兴配送方式,也有利于拓展消费场景,扩大配送覆盖面。
不过,社区团购并非一无是处,依然有一些区域企业在运作。
“之前互联网公司投资的社区团购,追求规模快速扩张,忽视了商品选择,客群真实需求很多时候并没有被真正挖掘。”从微信接龙时代就做社区团购的孙女士说,当时比较粗暴的办法就是用鸡蛋做引流,吸引了大量的老年人,但这部分群体普遍看重价格,减少补贴后流失率也非常高。
因此,一些聚焦供应链的地方性社区团购,诸如量子美食、知花知果、九佰街等依然在运作,销售规模也可以做到亿元级别。以郑州的量子美食为例,其通过产地直采以及压缩物流配送环节来控制运营成本,进而给消费者带来特色品质产品,保持一定的盈利,经过这轮社区团购大战洗礼依然在社区团购市场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