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跑汽车车主襄阳市民张先生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修车体验。其爱车零跑C11突发BMS电压采样异常故障,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在辗转三家4S店均被告知“需整体更换电池组,费用超万元”后,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大三学生杨振宇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仅通过维修特定电子元件便成功修复故障,为车主节省大量维修费用。该案例引发业界对职业院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
三次碰壁遇维修困局 大学生“妙手回春”显真功
据张先生回忆,车辆故障后先后在襄阳三家授权维修点进行检测,技术人员均表示“BMS维修超出服务能力范围,建议更换整套电池系统”。正当车主准备放弃时,经朋友推荐联系到正在襄州区钻石大道零跑售后车间实训基地实习的杨振宇。
通过使用检测设备,结合在校学习的电池系统工程课程知识,最终锁定故障点为AFE芯片。“本次维修要使用热风枪拆卸损坏芯片,焊接同型号新芯片,重新标定电压采集通道的增益和偏移。”杨振宇介绍到,经过精密维修,车辆各项参数恢复正常。
产教融合培育工匠精神
杨振宇技术成果的突破,源于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构建 系统性专业培育体系与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实践平台的协同赋能,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积累实战经验,鼓励更多学生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产业实际问题,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付强表示,杨振宇的实践正是该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缩影。
此次维修案例暴露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中的技术短板。某品牌4S店技术总监坦言:“当前维修人员多停留在总成更换层面,三电维修涉及精密电子、材料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这正是职业院校双创教育的优势所在。”
目前,杨振宇团队已针对相关领域创新研发,获得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金奖。这场由“00 后”主导的技术突围,不仅为消费者排忧解难,更标志着湖北高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通讯员:韩霖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