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雯洁
4月4日晚上8时,在恩施建始县龙坪乡下棋棚村,村民黄之延守在猪圈里。圈里那头大黑母猪来回转悠,时不时用鼻子拱着地上的干草,发出不安的哼哼声。黄之延蹲下身,他用大手轻轻抚摸着母猪的肚皮,能感觉到里面小生命的躁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黑母猪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它侧躺在黄之延特意加厚过的干草堆上,肚子剧烈地起伏着。
一旁的黄之延低声安抚着:“没事的,我们一起加油。”
去年7月13日深夜,一场泥石流从山上呼啸而下,冲垮了养殖户黄之延家的房屋,圈舍受损严重,多年心血毁于一旦的他曾万念俱灰,一双双援助之手点燃了他灾后重建的希望。当时,泥土和砖块冲入圈舍,大黑母猪被困在铁栏边。由于救援及时,它幸存了下来。黄之延受惠于倒房重建政策受灾后不到3个月搬入新居,待产的大黑母猪成了他恢复生产的希望。(本报于2024年12月13日14版、2025年1月26日1版两次报道)。
突然,大黑母猪发出一声长长的哼叫,后腿绷直,腹部剧烈收缩。黄之延拿着早早准备好的毛巾,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
一只猪崽裹着胎衣滑了出来,他立即接住,麻利地撕开胎膜,用毛巾擦去小猪口鼻处的黏液。小猪发出微弱的声音,四肢开始挣扎。
“壮实的小家伙。”黄之延咧嘴笑了,将小猪仔细地检查了一番,然后把它放在母猪腹部的乳头旁,看着它本能地寻找奶源。
接下来的数小时里,大黑母猪陆续产下了八只小猪。黄之延时不时给大黑母猪喂些吃的补充体力,并记录每只小猪的出生时间和性别。
不好,一只小猪后腿先出来了。黄之延保持着冷静,继续观察着。大黑母猪痛苦地呻吟着,腹部剧烈收缩却不见进展。
“这只小猪被卡住了。”黄之延紧张起来,他拉住露出的小猪后腿,随着母猪下一次宫缩的节奏,均匀而稳定地向外拉。终于,这只小猪崽也滑了出来,黄之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接下来的生产相对顺利,到4月5日凌晨2时,大黑母猪产下了十二只健康的小猪。当最后一只小猪也找到乳头开始吮吸时,黄之延终于放松下来。四母八公共十二只粉嫩的小猪挤在大黑母猪身边,此起彼伏地发出满足的哼哼声。大黑母猪已疲惫不堪,但仍时不时用鼻子碰碰这个,闻闻那个。
黄之延从小板凳站起身,关节发出咔咔的响声。黄之延说,新生猪崽带给他对新生活的信心和底气,他相信自己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