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鑫
近期大风频频来袭。
在人们心目中,春天温柔和煦,多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景象,但今年北方出现多次大风天气过程,让人们感受到春天“暴躁”的另一面,正如王安石在诗歌中所写的“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
据气象最新预计,4月11日至13日,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地将出现沙尘天气。中国气象局还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此次大风为何如此“凶猛”?春天又为何频繁刮大风?
河南局地风力达12级,“具有一定的极端性”
河南省气象台2025年4月10日16时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4月11日8时到13日20时,全省自西北向东南先后转西北或偏北风5到6级,阵风8到9级,其中安阳西部、鹤壁西部、新乡西部、焦作、济源、三门峡、洛阳中南部、郑州西部、许昌西部、平顶山西部、南阳北部、信阳南部部分县(市、区)阵风10到11级,局地可达12级。(这样级别的风力究竟有多大?参看大河报报道陆上罕见!河南多地有11级大风,体重不过百的尽量别出门)
此外,11日,黄河以南大部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东南部部分县市有中雨,局部大雨,伴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2日气温较前期下降6到10度,西部、北部局部将出现寒潮。
图源:郑州气象
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文明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此次过程持续时间长,强风范围广,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并伴有沙尘、降温,致灾风险高。”
气象部门提醒,需防范大风对森林防火、设施农业、交通出行、电力通讯设施、高空悬挂物、户外作业等的不利影响;易感人群或脆弱人群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建议做好人体健康防护。豫东南还需关注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另外据了解,中央气象台4月10日6时发布大风黄色和沙尘暴蓝色预警。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大风、雨雪、强对流、沙尘)三级应急响应。
春天为何频繁刮大风?专家:冷暖空气在“较劲”
春季是大气环流调整期,冷暖空气频繁交锋。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我国一年四季都会受到大风天气影响,其中,春季出现大风的概率最高。风是空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的,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快。
此次冷空气势力极强,冷锋来临前华北地区气温显著回升,形成巨大的温度梯度。冷锋后部气压急剧升高,导致冷锋两侧气压差较大,强大的气压梯度成为地面大风的直接驱动力。
此外,当气流通过狭窄地形(如山口)或高楼林立的城市街道时,风速因通道变窄而骤增。北京西部山区、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12-13级阵风,正是地形狭管效应与城市建筑群叠加作用的结果。
大风天如何防范? 非必要不外出
4月10日,中央气象台召开新闻通气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王秀荣表示:“因此轮天气过程影响范围比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致灾性也相对较强。所以在此期间建议大家非必要不要外出,如果必须出行的话,要提前关注各地发布的天气预警信息及最新的天气动态,合理安排行程。”
王秀荣提示,正值春季,公众可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更改踏青计划,如果非要到户外,一定要远离高大建筑物和广告牌。“因为这个风力非常大,所以要避免被一些刮落的物体砸伤,驾车时避免大风路段。同时,因为西北地区有沙尘天气,出门的时候要佩戴护目镜和口罩等防护措施。”
王秀荣说,山区风力会更大,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要避免前往。
此外,河南省防减救灾办也发布大风天气风险提示:
(一)在极端大风天气期间,请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弱、病、幼尽量减少或停止户外活动,注意出行安全,车辆和人员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谨防高空坠物。
(二)停止户外有组织的体育或集会活动,中小学、幼儿园、相关培训机构停止户外活动;停止高空、水上户外作业和游乐活动。
(三)停止室外动火、露天烧烤等易引发火灾的行为,居家注意用电安全,做好火灾防范。
(四)建筑施工、户外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提前做好防风准备,严防发生坠落、坍塌等事故。
(五)加强林区、旅游景点管理,防范森林火灾、文旅项目风险。
(六)强化种植业和养殖业防风措施,防范农业风险。